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北:新思路 大突破

《中国农资》记者 陈 熙

春节期间,在农资零售店门,不少农民前来买肥。

    2015年春节,北国春花尚在沉睡,正月初二的一场瑞雪不仅为京城带来几分静谧,也为固安送去了“兆丰年”的喜悦。

    固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地农资产业也在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固安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大量农民外出北京、天津等地打工,少数以种田作为副业;复种指数也在逐年下降,所以用肥量正在减少,农民对种地不重视了。

    近两年,国内化肥产能过剩依然严峻,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地加速土地确权与种植集约化的逐步推进,农企对接的模式已经屡见不鲜。由此产生的直接影响则是农资经销商被迫陷入“不转型,就淘汰”的漩涡大潮中。在固安乡下,记者到处可见门可罗雀的农资零售店,排除歇业过年影响,却仍可看到许多店家“关门大吉”。

    不过,“绿园农业”却在此转型大潮中一枝独秀,一路高奏凯歌。河北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华对记者说,随着当地终端基层店很多被淘汰,种植大户直接到绿园进行采购也随之增加。“当地种植户用肥量减少,主要原因是复种下降,种蔬菜不挣钱,还不如只种一茬玉米挣钱多。而蔬菜用肥量大于玉米。身为经销商,只有转型一条出路。前几年,我们开始打通上下游产业,连接种植、采购与加工环节,在三个点上做文章。一是降低种植成本;二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三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从种植到餐桌的大突破。”

    在杨春华的号召与带领下,当地种植大户组成合作社,集体到绿园购肥,同时绿园提供一次性集体让利,形成农企对接的效应模式。时至今日,“绿园农业”贯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做法,已经成为当地甚至整个农资流通界津津乐道的模式。然而,尽管如此,杨春华表示:“经销商转型是必由之路,但是,单凭农资人自身实力‘硬转’太困难了。我们实现自我突破是靠运气,也是靠各行业朋友们对我们事业不断支持和帮助的结果,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在摸索中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