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欢乐祥和的春节,热腾腾的年夜饭伴随着我们度过喜气洋洋的节日。在春节期间,记者走访了农资行业中基层的经销商,艾谷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举,看看农资经销商们在这一年中是如何成长的。
2015年服务是新方向
张文举说:“作为经销商,2014年经营上遇了很多问题,目前化肥市场面临诸多方面挑战。首先,农产品价格低迷,使农民投入积极性下降,购买力降低。其次,农资市场产品鱼龙混杂,厂家规模不一,导致肥价不等、质量不均,农民购肥存在盲目、盲从心理。另外,农民选购农资并不理性,忠诚和稳定的客户占有比例较低。”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张文举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首先开发性价比高的功能型产品,通过产品功效强化农民对产品的认同。另外,加强示范田建设和农化服务,从技物结合让农民降低生产风险和生产成本。在产品方面,强化品牌形象建设,让农民通过“产品—服务—形象”的认知过程,最终形成对企业品牌的认同。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呈现稳步成长的状态。
“2015年我们的发展更加长远化和全面化,将建设托管式服务体系、实施保姆式服务,让艾谷瑞成为在农业生产领域能够全面解决农资瓶颈的服务商。”张文举信心满满地说。在农化服务等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服务意识,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农化服务团队不仅为农民解决技术问题,更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坚持走一体化道路,共建服务体系。
为农服务 支持农资电商
“以前条件艰苦,给农民传授知识都是用大喇叭喊,但是现在,我们创新实施托管式服务,企业有专门的服务队伍定时开展田间活动,在田地里用行动告诉农民如何科学施肥、管理田间模式等,在育苗、栽培、播种等过程中展现更为科学的方法。”张文举说道。
对于目前较为火热的农资电商话题,张文举认为,在未来农资电商是农资经营发展的方向,但经历的时间还需一个漫长的阶段,现阶段的农资电商并不成熟,涉及面也不广阔,想进行一家一户的普及还很困难。由于农资是属于大宗生产资料,农民对网上交易还需要一段接受、熟悉的时间,企业在推广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困难,需要花时间在推广上下功夫。但从如今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影响来看,农资电商将会是未来农资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不少企业已经在做了,我们相信,在未来,农资电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