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快 评
普惠金融中的“辩证思维”兼谈赣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大智慧”

□ 胡宏开

    在赣州农商银行采访期间,三件事令记者印象深刻:员工都对开展普惠金融有高度一致的自觉与自信,越做越有“甜头”;南康近万家家具企业,80%曾获得过该行的信贷支持;地处三县交界偏远网点“大坪支行”,多年“亏损”,不仅没有被撤销,6位青年员工扎根大山深处,每天以饱满精神状态,履行着为农服务的承诺。

    细思回味,三件事例中有着赣州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大智慧”,那就是正确处理好了“三大关系”,即“远”与“近”、“大”与“小”、“义”与“利”。

    “远”与“近”。赣州农商银行把打造全国普惠金融标杆银行的“远期大目标”与“近期小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远期大目标”上,没有停留在口号上,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如“三大工程”“1550工程”“985目标”等,为全体员工指明方向,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

    “大”与“小”。赣州农商银行有着准确的市场定位,不与大行争夺“大客户”,而是专注“三农”与小微客户,对“二八法则”反其道行之,以发放“小贷款”赢得“大收益”。不做蛋糕“奶油层”高端客户,而做蛋糕“底层”和“中层”小而散客户。

    “义”与“利”。赣州农商银行有着正确的“义利观”,在追求利润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和担当大“义”。全辖62家支行,其中不少支行设在大山深处的偏僻乡镇,每个支行均设有1个以上“普惠金融服务站”,“助农服务站”实现了“村村通”,只要百姓有需要,即使是“亏本买卖”仍然坚持做,不计较眼前得失,践行着“赣州人民自己的银行”这一庄严承诺。也正是这样的担当与承诺,延续了农信与百姓近70年的鱼水之情,也使得打造“百年老店”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更广阔的天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