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赣州农商银行召开2019年年中工作会议暨战略转型工作会议。
图2为赣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贷款调查。
图3为赣州农商银行送金融服务进乡村——为农户激活社保卡。
仲夏的赣南,满眼青翠。绿意盎然中,红色是这里的底色。当记者踏上这片红土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人民共和国从瑞金走来,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于都出发……
顾全大局、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勤劳淳朴是赣南苏区人民的真实写照。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这一精神特质也浸透在赣州农商银行系统中,业务经营考核连续四年位于江西省农商银行系统前列;在江西11个地市中,连续四年成为全省农商银行年度考核考评获奖数量最多、获奖比例最高的地市。赣州农商银行连续三年被江西省联社评为全省业务发展优胜单位、全省党建优胜单位。
如今,赣州辖区农商银行在江西省联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正奋进在打造全国普惠金融标杆银行的新“长征”路上,在这其中,赣州农商银行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被中国银保监会评为“2017-2018年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标杆银行”。
随着采访的深入,赣州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经营之道愈发耀眼光芒,发挥着引领作用,传递着前行力量。
普惠金融怎么看?
方向走对了,就不怕“山高路远”
“农商银行在战略定位上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赣州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需要,也是农商银行错位竞争的需要。”江西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书记兼赣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袁秀峰告诉记者,如何将普惠金融这一工程进行到底?首先必须做到思想统一,方向对路,增强践行普惠金融的自觉与自信。
为此,赣州农商银行把践行普惠金融作为根植红色沃土、推动永续经营的必然选择,统一全行员工思想,做到上下齐心,步调一致。
战略落地,关键是提高执行力。
赣州农商银行把能否坚守江西省联社“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这一市场定位作为干部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在吸纳外部董事上,也把能否认同该行战略定位作为重要条件。
袁秀峰表示,有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开展普惠金融的措施办法要跟上。
赣州农商银行把“打造全国普惠金融标杆银行”这一大目标,分阶段、分步骤,每年细分成切合实际的小目标和具体举措,使得全体员工在方向上有奋斗动力,在工作上有抓手。该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举措上不断与时俱进,并有序推进:2016年以来实施以“扫园、扫街、扫村、扫户”为内容的“四扫”及深度“四扫”工作,开展小额信用贷款“扩面、提额、增效”的“三大工程”,并制定了“三大工程”五年发展规划,提出贷款客户数五年翻一番目标,而实际上,截至目前,该行已经提前一年半时间实现了客户数翻番的目标,贷款客户数从2.8万户增长到5.8万户;2017年在农区开展支农支小整村推进工作,在城区推进网格化营销;2018年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规划,着力打造普惠金融“1550”工程,即打造1个普惠金融示范点、5个普惠金融示范基地和50个普惠金融示范户;2019年,赣州农商银行又提出了打造农区“985”和城区“863”两大战略工程,即:五年内在整村推进过程中,农户建档覆盖率至少90%、授信至少80%、用信面至少50%;五年内在网格化营销过程中,居民、商户、小微企业建档覆盖率至少80%、授信至少60%、用信面至少30%。
面对农村空心化、客户老龄化趋势明显,支农支小空间是否缩窄?普惠金融发展是否会遭遇“天花板”?袁秀峰向记者表示,这是摆在赣州农商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该行正着力走出一条普惠发展之路,推动破题攻坚。
目前,赣州辖内每4户农户就有1户选择农商银行贷款,普惠金融空间仍然巨大,还有75%的客户可以“深耕”;一些农户虽然外出打工创业,但他们的“根”在老家,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居处”,关键是要下沉服务重心,做到服务跟着客户走、跟着市场走,农村广阔天地,就一定大有可为。
积“跬步”,而至“千里”。正是这一步一个脚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着韧劲,赣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蹄疾步稳,成为江西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学习的标杆,也吸引了省外同业到赣州学习经验。
普惠金融怎么办?
在“人”字上做文章
“开展普惠金融要紧跟客户,在‘人’字上做文章。在哪些人身上做文章?三农、小微客户是服务对象。”赣州农商银行行长李洪告诉记者,赣州农商银行坚持向小、向内、向实,引入“蛋糕”原理,不做蛋糕“奶油层”高端客户,而做蛋糕“底层”和“中层”小而散客户,在贷款投向上重点发放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贷款和30万元以下的个人贷款。
深耕“三农”、小微客户需要找到“抓手”,赣州农商银行推行了“扩面、提额、增效”深化普惠金融的“三大工程”,从客户覆盖面、用信额度、贷款效率三个维度同步发力,下沉服务重心,深耕本土市场。
围绕“扩面”,赣州农商银行采取农区网点“整村推进”、城区网点“网格营销”,通过“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外出务工集中地”)的方式,集中时间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地走、一个小区又一个小区地串,一条街道又一条街道地扫,上门上户收集客户需求信息、营销金融产品,对信贷需求实行批量授信,主动把金融服务送到客户家门前、店门口。
在“提额”上,赣州农商银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户诚信道德水平和偿还能力等实际情况,顺势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批量提额,提额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
通过不断“扩面”和“提额”,做大贷款规模的同时,赣州农商银行严格执行贷款限时办结制、服务公开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优化办贷流程,简化文本资料,存量小额贷款客户只需提供身份证1天之内办结;符合条件的新增客户3天之内完成办理。
实施普惠金融,员工队伍是保障。
赣州农商银行形成了五大员工管理制度和四项员工素质提升制度:五大员工管理制度包括客户经理等级评定制度、柜员星级评定制度、运营主管履职考核制度、网点负责人末位淘汰制度、机关员工考评制度;四项员工素质提升制度包括员工月度培训制度、优秀员工讲课制度、全员学习制度、季度测试制度。
记者了解到,每一项制度都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客户经理等级评定制度为例,该行从存贷规模、经管客户存款贡献度、资产质量、工作表现4个维度对客户经理进行等级评定,分3个等级,每个等级设置2个档次,客户经理的等级直接与岗位津贴挂钩,并实行动态调整。
为了引导客户经理做小做散,该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以计价、考核到人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员工绩效薪酬全额与业绩挂钩,上不封顶,将主要绩效向做小做散倾斜,激发每位员工主动找资源、找客户,真正做到以业绩论贡献、论薪酬。
记者了解到,该行在绩效激励上,坚持涉农涉小贷款差异化考核要求,涉农和小微贷款的绩效考核单价高于其他贷款,适当提高涉农涉小贷款不良贷款率容忍度,着力提高信贷人员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解决信贷人员惧贷、惜贷的问题。目前,该行贷款户均余额28万元,连续3年实现持续下降。
除了绩效考核,在干部选拨培养上,也向一线员工倾斜。该行把在开展普惠金融中取得实绩者,纳入人才储备库,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优先考虑对象。
该行还坚持“一线工作法”,强调总行领导、部室负责人“沉下去”,到一线开展工作,为一线员工排忧解难,客户有需求,基层有诉求,总行在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
普惠金融怎么干?
在“创”字上下功夫
做实做深普惠金融离不开创新。赣州农商银行围绕普惠金融大目标和年度的小目标,不断创新产品、机制、服务等,在普惠金融之路上走得坚定踏实。
该行首先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在战略层面,将普惠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普惠金融写入公司《章程》;在董事会层面,组建董事会普惠金融委员会,强化董事会推进普惠金融的决策功能;在经营层面,成立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明确普惠金融日常性具体工作责任部门,强化普惠金融的组织保障;一线网点划分“三农”和小微两个片区,形成了专门机构、专业部门、专职人员对接普惠金融需求的格局。同时,总行对30万元(含)以下贷款,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行简易审批流程,切实缩短办贷环节、提高办贷效率。
在产品设计上,该行以普惠性的产品为主,并化繁为简。每年推出3个以上针对性、个性化强的信贷产品,先后创新推出了“百福居民贷”“百福易贷”“百福鑫贷”等产品,不断推动产品服务升级换代,构建契合“农、小、散”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2019年6月,创新推出“百福易贷”和“百福鑫贷”两款普惠型金融产品。其中,“百福易贷”是指以自然人为主体,在核定授信额度内发放的3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而“百福鑫贷”是指向赣州农商银行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发放的最高授信3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员工、客户了解到,以上两款普惠型产品最大特点是纯信用贷款,方便、快捷,自然人只需提供身份证、个体工商户只需提供营业执照,剩下的事交给农商银行办理,最快当天发放贷款。
两款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客户的欢迎和认可:不到两个月时间,百福易贷、百福鑫贷获客总量达7600户,贷款授信金额2.5亿元,贷款用信率达60%。
如今,赣州农商银行已形成了“六通”系列信贷产品,包括“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等,可满足辖内每一位客户需求,也较好地实现了政府、银行、客户的多方共赢。其中“产业扶贫信贷通”被评为全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作为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
与信贷产品创新同步,服务创新也在稳步推进。
该行实行“3个半天+上门送贷”服务模式,即客户经理每天只坐班半天,每周至少3个半天外出拓展客户,提供上门办贷服务。
服务跟着客户走。赣州是人口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针对赣州人口外出务工情况,赣州农商银行做到哪里有赣州人,哪里就有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
赣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崔传艳告诉记者,该行两个外拓小组经常深入到外出务工人员聚集地,通过建立微信群、商会合作等活动,以资金归集、贷款发放、智能支付等渠道为目标,以拳头贷款产品为主力,对接在外赣商、创业人员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信贷流程上,实行“对外简化、对内优化”,优化了小额农贷、抵质押贷款等13个合同文本,简化6类贷款资料;推行一次性办结、一次性完成、一站式办理的“三个一”制度,即对申请贷款客户,做到资料收集一次性办结,填写合同文本时一次性完成,并在条件符合、资料齐全的情况下,贷款一站式办理。
为了提高客户办贷效率,赣州农商银行还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快银行”。2018年5月,该行自主开发了普惠金融大数据系统,客户关注“江西赣州农商银行微银行”公众号后,手指点点,即可享受该行的信贷支持、存款理财和便民缴费等多功能的金融服务。
赣州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苏瑜告诉记者,普惠金融大数据系统上线运行可带来三种功效:一是客户经理能熟知辖内每位客户的“360画像”,从而开展精准营销;二是客户经理可实现“现场办公”,办贷效率将大大提高;三是该系统成为普惠金融成果展示平台。
赣州农商银行恪守做小做散的经营理念,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近3年来,贷款覆盖面和贷款户数均实现了翻番,不良贷款率、经营效益、财务指标均居全省农商银行前列,连续四个年度监管评级为2C,在江西省市级农商银行中评级最优,年化人均拨备前利润超100万元,2019年获评“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当年江西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