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鄱阳湖畔的幸福故事
——江西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见闻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春节期间,中华合作时报记者深入江西环鄱阳湖区的余干、鄱阳、万年三县,走访了余干农商银行、鄱阳农商银行、万年农商银行在产业扶贫、助学贷款、支持养殖业等方面所给予的金融力量,一路下来,收获了温暖与感动,也见证了农商行与“三农”的鱼水情深。

    余干县瑞洪镇蔬菜种植基地:

    带动1011户贫困户脱贫

    冬止阳生。

    连日的阴雨天气也放晴了。一排排钢架支起的白色塑料大棚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大棚内一颗颗鲜红的草莓点缀在绿油油的枝叶中,散发着淡淡清香。

    见记者过来采访,正在大棚内指导工人采摘草莓的余干帮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张小明迎了上来。

    “四个月前栽下的草莓,现在就有了收获。”张小明向记者展示刚采摘下的草莓,“春节到了,草莓供不应求,每斤可卖上30元。”

    “草莓只是一期工程,占地1550亩的果蔬基地,今年要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其中西红柿种植达1000亩,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西红柿单品蔬菜种植基地。”张小明介绍说,项目全部投产后,年收益会达到2000万元,将会带动瑞洪镇19个行政村的1011户贫困户增收,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达3000元。

    地处鄱湖之滨的余干是个百万以上的人口大县,也是国定贫困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地政府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具有“造血”功能的自主产业,探索出“公司+联合社+经营性合作社+金融+基地+贫困户”的“六位一体”脱贫致富新模式,通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高效益的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余干帮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营的瑞洪镇蔬菜种植产业基地,就是其中的典型。

    1550亩果蔬基地,总投入达1.1亿元。如何解决前期资金投入?余干农商银行担起了一份责任。

    余干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总经理李品华告诉记者,该行对瑞洪镇19个行政村的1011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3-5万元不等,总共500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011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帮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每年享受分红,并且帮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为贫困户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截至2018年底,余干农商银行共发放精准扶贫贷款总额达3.1亿元,支持64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走上致富之路。

    走出大棚,踏上余干康瑞旅游公路,路旁的小草已冒新绿,远处,越冬候鸟在鄱阳湖上翱翔,一派春和景明。

    鄱阳县莲湖乡莲池村:

    “儿子有出息,我们就脱贫了”

    农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

    在清华大学读大二的张小健已放假回到鄱阳莲池村老家,正与父亲、叔叔们一起享受难得的清静时光。而在十年前,张小健的父亲张林平身患重病,不仅不能下地干农活,还欠下了一笔债,靠药物维持治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听话懂事、勤奋好学的张小健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2017年9月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录取。

    “困难时刻,是鄱阳农商银行与我们共渡难关。”张林平说,“农商行帮扶干部与我家结对子,长期为小健读书提供帮助,在小健考上清华大学后,又提供了每学年8000元助学贷款。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农商行对我们支持!儿子有出息了,我们就脱贫了。”

    同行的朱昌华是鄱阳农商银行驻莲池村的“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莲湖乡,过去是鄱阳湖的一个洲岛,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血液里具有吃苦耐劳和崇文尚义的基因,很多贫困家庭都把教育脱贫放在首位,而教育扶贫也成了当地扶贫工作的重点。

    为支持当地教育扶贫,鄱阳农商银行对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期限按全日制本专科、研究生学制加13年确定,最长可为20年,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在贷款额度上,本专科生每学年8000元、研究生每学年12000元。截至2018年12月末,鄱阳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636户、金额10900万元。

    采访中,张小健向记者表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得到了政府和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的支持和帮助,毕业后,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工作,将来有能力了,“去帮扶一些像我一样的贫困家庭,来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报效国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从张小健的故事中,记者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万年县湖云乡标林村:

  劳模村的致富领路人

  车从万年县城出发,到达湖云乡标林村时已是傍晚时分,一排排牛羊养殖场掩映在山林中。

  “我们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牛羊都是吃自家生产的饲料。你看!这周围近500多亩土地就是专门用来种植牛羊饲料的。”万年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姚新生向记者介绍说。

  顺着姚新生手指的方向,拔节的油菜与返青的麦苗铺满了整个小山丘,蔓延到远方。

  由于养殖的牛羊品质好,2018年,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卖出了500多头羊、200多头牛,年销售额400多万元,盈利100多万元。

  这100多万元的盈利,使标林村36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标林村,历来民风淳朴,是远近闻名的“劳模村”,自八十年代以来,这个3000余人口的村落,孕育了6位省级劳模。

  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姚新生既是标林村支书,也是省劳模。

  2008年,姚新生成立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从老百姓手中流转了500多亩荒山种植牛羊饲料。合作社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和农户签订产品销售合同,为农户提供肉牛养殖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在此过程中,万年农商银行自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开始,就一直不离不弃,扶持合作社发展壮大。

  万年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总经理吴呈祥告诉记者,该行对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20万元信贷支持,2010年40万元信贷支持,到如今的200万元信贷支持,变化的是贷款额度的提升,不变的是对“三农”的情怀。

  小银行,大情怀。

  万年农商银行以占全县金融机构30%左右的存款资金,发放了全县近60%的涉农贷款。截至2018年末,该行发放涉农领域贷款13326笔,贷款余额28.83亿元。

  采访完鼎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是夜幕降临。标林村部广场,大妈们迈着矫健的身姿跳起了广场舞,幸福洋溢在她们脸上,欢快的乐曲在山村中荡漾开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