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情有意有办法
记山西农信社“五来四去”驻村帮扶工作法
□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郑有文 张兴华 李明辉

    “山山和尚头,坡坡鸡爪沟,种地不见苗,十亩一担挑。”这句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说的是位于山西中部最西头的深度贫困县——临县。

    2017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驻村工作队派进了临县白文镇白家圪垯村和芦则沟村。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在这个吕梁山区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研究县情、调查村情、摸清户情,用实践总结了“五来四去”驻村帮扶工作法,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大见成效,定点帮扶的白家圪垯村和芦则沟村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

    “五来”,即喇叭响起来、黑板写起来、标语刷起来、入户走起来、积分卡发起来;“四去”,即常去县乡政府争取政策、常去村干部家交流工作、常去示范户家跟踪走访、常去特困户家访贫问苦。

    喇叭响起来

    让扶贫政策入耳入心

    驻村工作队利用山西省联社的扶贫资金,为每个村安装了音响和扩音设备。队员们每天利用大喇叭向村民宣讲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各项扶贫政策、信息;利用音响设备在村广场积极宣讲扶贫知识和驻村帮扶工作,通过“集中宣讲”“流动宣讲”“有奖问答”“村民自编自唱伞头秧歌”等形式,调动村民主动参与的热情。

    黑板写起来

    将扶贫举措公之于众

    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重新修建村委与文化广场。他们利用广场和村委会议室的黑板,先后更新完善了健康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扫黑除恶”、示范家庭评选、村民健康养生知识、冬季防火安全知识、2018年—2020年山西农信驻村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美丽宜居示范村”“核桃特色产业示范村”实施方案等多项内容。驻村工作队通过更新黑板内容,让村民可长时间、多渠道、有重点地了解各项扶贫政策、驻村帮扶规划和具体扶贫举措,同时也使村级公务更加透明和公正。

    标语刷起来

    使扶贫氛围更加浓厚

    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民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在“两村”醒目位置的墙面刷上“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扶贫不是发钱  脱贫不养懒汉”等数十条宣传标语,宣传效果直抵人心,营造了团结一心、合力脱贫的浓厚氛围。

    入户走起来

    让帮扶工作精准到人

    “芦则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国锋家共有4口人,他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多年,妻子高麻汝有智力障碍,儿子今年刚满2岁,他常年在家务农,主要以玉米为主,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也是低保贫困户。”翻开《村情民意走访日志》,村里贫困户信息清晰可见。

    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要求,工作日通过手机APP打卡考勤签到,在白文镇帮扶微信群中报送“驻村帮扶每日工作动态”。坚持每天走村入户,记录《驻村帮扶工作日志》《村情民意走访日志》,及时完善《群众困难问题台账》,2018年驻村工作队累计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516人(次),帮助解决贫困户个性困难问题40个。

    山西省联社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制订了《芦则沟村卫生保洁员制度》,聘用贫困户刘国锋为2019年芦则沟村卫生保洁员,负责打扫村里的公共环境卫生,并可得到每月200元的劳务补助;驻村工作队还到镇政府为刘国锋争取护林员工作岗位;帮助他通过养牛增加收入,为他提供每头牛2000元的购牛补贴;刘国锋还连续两年享受到了省民政救助金,累计1500元。

    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对接省残联、县民政局,为“两村”58名残疾人争取拐杖、轮椅、助听器、坐便椅、导盲棍等辅助器具100余件。

    积分卡发起来

    有效激活脱贫动力

    按照“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驻村工作队于2017年在“两村”创建了临县第一批“扶贫爱心超市”,并创造性地推出“爱心积分兑换”活动,为敬老爱幼、保持家里卫生清洁、做好人好事、积极参加村集体劳动的群众发放积分卡,群众可拿着积分卡到“扶贫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有效激发了“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截至2018年底,“两村”扶贫爱心超市开放12次,发放爱心积分卡890张6140分,为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40人发放爱心物资450 件套,价值人民币2万余元。

  疏通活水引外援

  常去县乡两级政府争取政策

  现在,山西省联社扶贫队员成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常客和熟人,基本每周都与乡镇干部、县里领导、相关部门对接,汇报计划、反馈成效、沟通工作,为“两村”争取政策支持。

  对接临县林业局,争取到680亩荒山绿化工程,政府直接投入资金150万元;对接县扶贫办、县以工代赈办,两年来打通上山田间路累计150余里;对接县电业局,为“两村”更换300千瓦变压器,缺电断电问题有效解决;对接临县公路局,为白家圪垯村争取5.5公里通村公路硬化、过河桥、涵洞等项目;对接临县以工代赈办,为芦则沟村争取过河桥项目,解决夏季河水上涨危及村民住房安全和生产运输问题;对接临县水利局,为芦则沟村争取到260米深水井项目,全村供水不足问题彻底解决。

  齐心同唱一台戏

  常去村干部家交流工作

  为了建强村级组织,发挥村级组织作用,驻村工作队协助乡镇完成“两村”选举换届,支持村干部开展工作,他们经常到村支书、村主任家交流帮扶工作想法,交换工作意见,沟通2019—2020年脱贫巩固提升方案、打造“芦则沟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白家圪垯村核桃特色产业示范村”实施方案等,统一意见、形成合力、提振信心。

  驻村工作队还协助村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支部委员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村干部威信逐渐提高,“两村”村委自身造血功能显著提升。

  培育脱贫领头雁

  常去示范户家跟踪走访

  为了发挥脱贫带头示范作用,由扶贫工作队牵头、村委会组织,在“两村”开展示范家庭、脱贫能手及致富带头人评选、公示、挂牌和表彰活动。

  “两村”共评选表彰30户卫生之家、孝善之家、崇文之家、脱贫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形成了“比、学、赶、超”和争创示范家庭、争当脱贫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的浓厚氛围。

  队员们对“示范家庭”坚持跟踪走访,巩固典型成果,持续发挥“领头雁”的榜样带动作用,同时还计划持续开展示范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以此为抓手,激励带动更多家庭和村民树标杆、做榜样、评先进。

  下好帮扶及时雨

  常去特困户家访贫问苦

  驻村工作队连续两年申请到山西省民政救助金,重点帮助“两村”失能高龄老人、低保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特困群体。

  同时,他们还协助村“两委”专门制订了《看望慰问制度》,对生大病和重病住院治疗的村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看望慰问,既让村民能够及时、充分地享受到各项医疗保险和健康扶贫政策,还及时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结  语

  “五来四去”驻村帮扶工作的持续开展,拉近了干群关系、改善了村风民风、美化了村容村貌、激发了内生动力、增加了村民收入。

  2018年,“两村”6000亩退耕还林项目,栽种优质核桃16.8万株,项目收益覆盖全体村民,白家圪垯村当年增收210万元,芦则沟村当年增收110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

  两年内,山西省农信社为“两村”直接投资209万元,其中山西省农信社出资150万元、政府财政扶持86万元、当地农信社提供场地,为“两村”建起“临县晋农信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带动“零突破”。贫困户共计入股该合作社33.3万元,村集体入股2万元,股金全部由山西省农信社捐助。

  山西省联社通过消费扶贫模式帮助合作社销售,帮助“两村”收购优质核桃12.8万斤,销售额达到192万元,实现“两村”贫困户人均年增收300余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1.8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突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