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现状及问题主要包括:制度满足于有,工作运转悬空;职能过于分散,存在条线隔阂;侧重个案处理,忙于被动应付;考核评价机械,导向脱实向虚。
面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做实消保工作,银行机构必须坚持“刀刃向内”,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增强消保人员综合素质,使消保理念渗透到依法合规经营之中,有机融入业务管理的具体实践。
推动高层与高层推动并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机构高层人员的激励约束,从任职资格、年度履职评价等方面,明确硬性指标和行政处罚措施,以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逐级压实工作责任,从而调动其推进消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消保专业委员会正常履职、充分发挥作用;高管人员应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执行落实消保制度,亲自谋划制定消保规划,亲身参与到具体消保事件的处置中,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短板和弱势,及时研究实施整改提升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事后处置与事前改进并行。金融监管等部门对典型性、趋势性消保案例,应及时印发专题通报,共享经验教训,并组织各银行机构开展自查自纠,防止风险扩散,避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银行机构对自身发生的重大消保事件,应及时开展调查分析,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开展全员警示教育。对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事件,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公众情绪。同时,银行机构应摒弃“个例”思维,做好共性研究,对个案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漏洞,要组织全覆盖式排查,深入剖析成因,查清找准根源,认真整改完善。
分工负责与专业管理并轨。银行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有机整合消保职责,理顺工作条线,组建专业消保部门,配强专职团队,牵头做好本单位消保工作。应进一步明确相关业务部门职责,设置专岗负责本部门条线的消保工作,配合专业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联络作用,确保流程通畅、工作高效。应加强专职团队管理,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学习、情景演练等形式,提升专业化能力,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应建立消保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消保形势和实际问题,加强信息科技支撑,以便专业部门全面掌握消保情况,研究提出工作计划和意见建议,更好地服务高层决策。
形式规范与实质考核并举。银行机构应对照法律规章、监管规定等要求,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并列明规定动作要求和内容,对常规工作、年度计划等进行细化,建立配档表、路线图和时间表,一项一项销号实施,确保制度规定落实落地。应研究建立消保工作考核办法,对基层一线、机关部门、高管层等,结合岗位职责,分层面分专业明确消保考核指标,将具体经营行为、业务操作、管理职能、服务支撑等纳入考核范围,不断强化依法合规意识和岗位履职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消保工作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