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提升联合发展 壮大服务功能 不断健全“三位一体”合作体系

□ 中共瑞安市委 瑞安市人民政府

    浙江瑞安市是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体系的起始地。2012年以来,瑞安市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促进形成农合联服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农户的双重“统分结合”的新机制,把农民合作经济发展推向新阶段。

    紧扣“组织联合”,搭建合作经济联合发展的平台。“三位一体”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组织(企业)联合起来,并通过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农业经营、农村金融、涉农管理等体制改革,建立以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功能为基础、具有对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功能的农合联。

    一是坚持农有、农治、农享,市农合联广泛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服务组织等入会,会员885个,其中合作经济组织占85%;选举产生理事会37人、监事会15人,农民理事、监事分别占90%、88%;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15名,农民理事占74%,确保农民拥有实际决策权。瑞安市供销合作社结合农合联建设,恢复建立“三会”制度,承担农合联执行委员会工作,并相应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实现两个机构职能相适、人员整合、工作统筹。二是依托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组建乡镇农合联10个,打造基层综合服务平台。飞云、塘下农合联注重发挥基层社经营优势,改造提升综合经营服务体和庄稼医院,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信用、供销等服务。三是农合联、供销合作社实行“人员多元制”,通过理事会成员兼任、委派与选用公务人员等方式,解决“谁来为农干事”问题。针对农合联管理运作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供销合作社为平台,通过招考或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创新考评机制,将市农合联、市社公职人员考绩权交给农民会员,确保正确的工作导向。

    紧扣“服务聚合”,打造生产生活综合服务的平台。把为农服务作为农合联存在的价值,突破传统“三个合作”任何一方单一服务的局限性,努力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标准化+智慧农业”为重点,强化现代农业服务。围绕18.8万亩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牵头组建蔬菜、粮食、铁皮石斛、林果等四大产业联盟,联结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1263家、农户8.6万户。搭建庄稼医院服务网,参与组建省农科院(瑞安)园艺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对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良种推广的服务。

    以“品牌+互联网”为重点,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创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瑞安农产”,吸纳24家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成连锁店4家。打造“好派多”网上菜场,采取“电商+会员合作社”模式,注册用户2万多人,是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网上配送菜平台。打造以瑞安农贸城为核心的“1+5+X”平台体系,引导157家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加入,开设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以“普惠+协同创新”为重点,强化农村信用服务。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引导农商银行加入农合联,对合作社及农户进行信用状况评定,并为合作社及农户提供免抵押担保的信贷服务,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45.4亿元,支持6万多农户创业。创立农信担保公司,对合作社成员实行优惠,累计提供农业信用贷款担保2737户次,担保金额7.28亿元。探索财险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主要开办农产品保险、农产品货运保险和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七大险种。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会,融达资金互助会按照“组织封闭、对象封锁、上限封顶”原则组建运营,目前入会会员600人,累计发放互助金3.42亿元。

    紧扣“力量整合”,搭建“三农”治理体系创新的平台。注重理顺农村工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农合联这个社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健全政府主导、市场决定、社会协同的“三农”治理体系。

    注重政策创新,推动合力兴农。依托农合联平台,推进为农服务资源整合,促进涉农服务“统”起来。借助农合联平台,嫁接政府公共服务,推行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制度,开发智慧农业APP,开展“直通式”天气服务;支持农合联发展行业(产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联结农产品经纪人1200多人,年销售农产品10亿元;支持农创客、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众创空间“草根工社”,为涉农企业、家庭农场主、青年创业团队提供服务。

    注重服务创新,推动平台聚农。采取“政府投资、农合联运作、社会化服务”模式,建设马屿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农业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科技示范等七大服务平台,为会员合作社及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信用贷款等全方位服务。采取“社会平台+政府补助”模式,建设上望为农服务中心,为当地花菜产业提供冷库保鲜、包装销售、质量检测、技术培训、农业保险等“一条龙”服务,建立通达14个省份的销售渠道,通过“抱团销售”,带动4000多农户增收,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注重治理创新,推动党建联农。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实施“以支部建在合作社上”为核心的农(渔)业产业链党建,通过党建帮扶、帮带、帮富,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合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本文摘编自发展“三位一体”合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场交流会交流材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