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6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动小农生产迈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 李俊德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打造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是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晋发〔2016〕8号文件精神,深化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开展土地托管,稳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围绕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加、贮、销各个环节,大力开展“保姆式”全程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为农民提供全要素供给、全产业链服务,满足小农生产需求。同时探索特色农产品土地托管服务路子,尤其在小杂粮、蔬菜、干鲜果、中药材等方面,推广农业科学种植、有机肥和液体肥施用以及病虫害飞防等技术应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专业服务;探索开展对偏远地区的社会化服务,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山庄窝铺和贫困山区,根据地理环境、小农生产需求,重点在农民培训、加工代储、运输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全面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潞城市黄池基层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地托管服务模式,一是土地全托管模式,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供一站式服务,托管期间国家农业直补款项归农民所有,收成由农户和供销合作社对半分成;二是土地半托管模式,供销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服务,农户只负责农作物管、收环节,在秋后每亩地只需向供销合作社交330元服务费或以粮食折价;三是农资托管模式,农户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由供销合作社提供,且供应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10%;四是农机托管模式,农户旋地、播种、秸秆粉碎等需要的各种农机服务全部由供销合作社负责,每亩地低于市场价格10元。

    二、搭建综合平台,创新多元化为农服务模式

    全省供销合作社依托农资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村能人、社会力量、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聚集农科院、农业院校及土肥、植保、农机、水利等职能部门的人才及技术资源,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惠农服务中心(站),主要为农民提供测土配肥、农资直供、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土地托管、农民培训、烘干仓储、综合服务窗口等“一站式”系列化、多元化服务;庄稼医院配备专兼职庄稼医生坐诊,主要为农民提供良种引进、病虫害诊断、农业技术推广、科学施肥用药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推动网络技术与服务实体相连接,科技推广与农民培训相融合,服务设施与农业需求相匹配,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不断创新为农服务模式。闻喜县供销合作社建成5个惠农服务中心、55个惠农服务站、6个庄稼医院,东镇惠农服务中心拥有服务大厅、农资超市、智能配肥厂、农化咨询窗口等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农资直供、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土地托管等服务项目;拥有2个农机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和3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自有大型收割机5台、大马力拖拉机10台、各类农机具30多套;庄稼医院聘请植保专家担任庄稼医生,每月不定期巡诊三次,具备测土配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功能;统一发放社员储粮证,开展粮食代储代销,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免费提供粮食烘干服务,帮助农民储存200万斤粮食,将储存的小麦一部分卖到了河北五得利面粉厂,另一部分交由本地面粉厂进行加工处理,解决了农民粮食销路、粮食储存、粮食晾晒等难题。

    三、密切利益联结,加快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这个核心,探索股份合作制改造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入社,分类推进基层社改造,努力实现乡镇基层社全覆盖;坚持开放办社,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集体性资产、涉农涉贫政策性资金入社入股,带动个人承包土地等要素折股量化。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领办、合办的专业合作社达到1580家,入社社员8.79万人,帮助农户增加收入11.5亿元。今年,基层社和合作社入社农户要达到30万户;入社社员达到75万人,其中贫困户占比达到20%;股金达到2亿元。山西省社直属的山西省盐业公司与平遥县社领办的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的“晋药堂”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采取“社有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入社农民2815户,中药材生产基地面积6万亩,种植品种30余种,带动邻近县(市)发展中药材种植5000亩,中药材种植户7250户,种植总面积4.3万亩,助推全省37种道地中药材的开发和加工,今年为农民增加收入预计可破4000万元。投资建设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年加工中药饮片3000吨,目前西药、中药饮片已销售到本省4个地级市的15个县(市)、600多个经营户;引进北京“同仁堂”战略合作投资,生产长山药功能食品,预计今年投产;设立资金互助部,对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户进行资金扶持,现有435户社员入股总额1180万元,入股金额最多的户40万元。

    四、推动产业对接,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供销合作社以生产技术服务引导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加工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发展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加大研发特色功能食品,打造知名品牌,推进开发转化促增值;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在集散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在产地建设农产品收集市场和仓储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形成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市场网络,推进产销衔接降成本。蒲县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形成了龙头加工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电子商务“五合一”融合发展模式。山西供销杂粮有限公司已注册“山农禾”等商标3个,与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就功能农业(杂粮)示范区项目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山西九穗谷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合作研发的复配预熟杂粮杂豆饭已经上线销售,公司上线商品种类达83种,销售额近30万元。

    五、促进电商发展,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着力健全仓储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推进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农村电商,截至目前,已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04个、县级分拣中心20个、村级体验店11184个,覆盖贫困村2100多个,实现线上销售额8.7亿元。平定县社成立的新农商网络科技公司,已设立10个区域性管理中心,开设230家农村电商体验店,建立了“村村通”多元物流配送体系,基本解决了农村流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鲜活农产品“走出山西网上行”促销活动,在全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开展15-20场鲜活农产品推介促销活动,目前已在绛县、曲沃、寿阳等县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展示展销会,通过网上和产地展销会方式,打通销售渠道,达到促销目的。山西供销农芯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寿阳县当地电商签订10万多斤玉露香梨的购销合同。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省社已与上海世康、浙江义乌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山西供销供货港有限公司,将在全省布局建设6个区域性农村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建设50个县级分拣直供中心,涵盖30个贫困县,链接1.2万个村级体验店,辐射3000个贫困村,实现县级电子商务全覆盖;聚焦农村产品上行,拓展村级站点代收代缴、代买代卖、生活服务等功能,增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跨境电商路子,广泛开展与“供销e家”、中东贸易平台等知名电商企业的深度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通山西优质特色农副产品销往海外市场的通道。

    (作者系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