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寺已经到了经不住风吹的程度,稍大一点的风,每次都要揭去一些瓦片,雨一落,水就积在大殿,焚香的人只能踮着脚尖。倒在地上的佛像蒙受了无知孩童的拳打脚踢,残破的对联,完全没有一颗字完整。寺院的场子,一半被村幼儿园割去,一半被村民拿去种粮食,窄窄的一小块,留着长草。
我去的那天,接龙寺正门右侧的坎子塌了,一户人家新挖的地基,被倒下的几百方泥土埋没,很快便看到寺院大殿的石脚,像脱了牙肉的牙齿。接龙寺岌岌可危,再不采取措施,也会跟着土方塌下来。
接龙寺位于从云南凤庆到诗礼23公里的路边,每次回故乡,都得从那里经过,有时间的话,我喜欢到寺里走走。精工细雕的窗户和斗梁,体现出建立者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对佛的虔诚;而沧桑的圆柏,繁茂的老榕树,则给寺院平添了一份肃穆与凄凉。接龙寺的镇室之宝是一块刻有八卦龙图的石碑,只可惜已经损坏,幸得好心人将碎片拼凑起来,安放在大殿内,人们又能看见飞龙在天,风雨欲来。
抬头,便与一幅精雕细刻在大殿横梁的品茗图相遇。两位高僧,一壶好茶,一卷在手的经书,一根刻着兰草的柺杖。想来,他们一定在研读佛经吧,经书翻过一半,茶味仍在氤氲。他们一定为茶争得面红耳赤,也一定为觅到一壶好茶击掌喝彩,只有院子里的圆柏记住这个场景了吧,那些同样应该看到过这场景的麻雀,也一定为此产生过好奇,不就是一杯茶吗?品一口茶,满脸沉醉状的是担当,远道而来,此刻正与住持谈经品茗,手捧经书的是住持宗启。品茗图是谁的手笔呢,细腻到能看出两个高人一颦一笑,慈眉善目。两人相见恨晚,除了佛学交流,还有诗词歌赋。一轮明月就挂在院里的圆柏之上,跟着唱和的还有秋虫。
有缘的人,为一盏清茶相守,茶浓茶淡之间,时间就过了一年。
当年的接龙寺并不出名,在滇西几千座寺庙中,排行就称不上什么了,是什么原因让“诗书画三绝”的担当有如此决心,把晚年不多的时光交到这里。
原来,暮年的担当,是受鸡足山弟子宗启相邀前往凤庆接龙寺的,宗启信中过份强调的不是凤庆接龙寺香火如何旺、供奉如何丰厚,而是凤庆的茶。
白天,担当与宗启上山摘茶,离接龙寺不远的山坡,有一片茶地,算是接龙寺产。茶的收入,全用来布施,略有节余,就用在寺院的修补。傍晚,洗手敬香之后,两人便泊在茶里,研读佛经,探讨佛的奥义。
这一年担当已经八十挂零了,但他没有让自己停下来,而是继续潜心研究佛典,静心于佛学、佛理的研究。时间是一年。本来,接龙寺住持还想挽留担当,不想担当莫名地想念家乡晋宁,住持这才不再挽留。担当离去时,为表达对宗启和接龙寺的感谢,留题对联两副。两副对联,既饱含深深的禅意,又饱含对后来者的期待。那时的担当虽然已经是暮年,距离离世的时间(81岁)也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讲这样的故事,说过去漭街村住着一个怪物,每当播种的时候,它就兴风作浪,将井里、河里的、沟里的水统统据为己有,让老百姓无法将种子下播,如果求它,轻则要米要肉要鸭要鱼,重则要人要命。当地人觉得有必要惩治恶怪,便找来地理先生,可惜回天乏术。村里一位年轻人从远处回来,自恃武功高强,于是约上村里几位年轻人,刚上到山头一座叫关庙的地方,就被怪物杀得遍体磷伤。从此,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与怪物较量。村子里由于干旱缺水,人们只好选择离开,漭街成为一座空落的村子,只有怪物在那里横行。
族长觉得再这样下去,漭街就不复存在了,于是他再次找到地理先生出主意。地理先生是个高人,他说大寺河平山头有一条龙可治此地怪物,于是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接龙队,将龙请来。龙倒也爽快,觉得漭街老百姓也不容易,免了礼俗,径自来到漭街,一来就将怪物治得服服帖帖,不敢造次。龙完成使命之后就要离开,漭街老百姓怕怪物再兴风作浪,于是再次恳求龙住下一段时间,龙虽面有难色,就答应住下来。老百姓觉得不能亏待了龙,于是再次出现有钱出钱无钱出人的局面,建盖起了一个寺庙,供龙居住,这寺便是接龙寺。
《顺宁府志》记载,接龙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为鸡足山行僧宗启创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23)住持僧宗童重修,后毁于兵荒马乱,乡民再续修。云游的和尚,不时在此小住,其中数经典、果盈等住得久些。漭街是凤庆较为著名的茶乡,老百姓也乐意把上好的茶送到寺院。
民国年间,漭街人崇尚办学,就把寺院变成学校,每日晨昏,僧人撞钟击鼓,学生朗朗书声,大有书院的味道。
接龙寺尚在,若再不修复,恐怕躲不过几场雨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