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调查作为贷款发放和防范风险的首要环节,在贷款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报告作为反映贷款调查过程、内容和结果的载体,是进行评级授信和审议、审批的主要依据,对贷款发放的质量、贷后管理和贷款收回等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从以往的审计情况来看,贷款调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浅谈如何提高贷款调查报告质量。
调查报告质量不高的原因
对贷款调查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各级管理人员存在“重拓展,轻调查”的思想观念,贷款发放主要凭印象,认为贷款调查报告只是发放贷款的一道手续,质量高低与贷款发放关系不大,没有认识到贷款调查报告质量对贷款的审议、审批等后续贷款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贷款的审议环节约束不力。对不符合规定的贷款调查报告,贷款审议环节应对其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退回,但目前来看有些审议环节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
客户经理自身业务理论水平不高。部分客户经理,对贷款相关制度办法掌握不够,不能熟练掌握贷款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报告一般遵循“拿来主义”,找原来的修改应付,也没有意识到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的业务特点。
对调查报告的考核督促措施不到位。在相关考核中,很少有涉及到调查报告质量的考核措施,虽然也有对其进行的检查辅导,但覆盖面太低,督促整改力度不够。
改善建议
提高认识。信贷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贷款调查报告的重要性,贷款调查作为防控信贷业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是贷款全流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贷款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
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培训。通过讲课、座谈、组织业务知识竞赛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加强对客户经理的业务知识及写作能力的培训,对其中贷款调查有关的条款做到烂熟于心,进而提升信贷业务知识水平。
主管部门做好督促指导。一方面对如何进行贷款调查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定操作细则,让客户经理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组织展示和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的调查报告,公示传阅,相互借鉴,以激励先进,帮助后进,共同提高。再者加强检查辅导,对每个客户经理的调查报告都要定期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客户经理的责任心和职业感,督促其脚踏实地做好贷款实地调查,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切合实际的调查结论,让其做出的每项结论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最后形成详实的报告。
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将贷款调查和贷款审议纳入考核办法。对贷款调查报告抽检的合格率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济奖罚挂钩,对不合格的客户经理,逐步进行淘汰;对贷款审议中的不作为行为也要进行严格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履职水平。同时将贷款调查及贷款审议环节纳入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范围,对因此造成的责任进行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