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1位教授联名给校长周其凤写公开信,提出要改变北大现有的招生政策,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 (《京华时报》11月9日)
尽管在公开信上署名的11名教授,全都是北大各个院系赫赫有名的教授,但消息传开,网民还是一边倒几乎全是批评和质疑,称这是专家在自我扩权,增加寻租的机会。的确,时下教授要想说服公众相信他们的动机,很不容易。
教授们称他们之所以写这封公开信,是怀着对北大的深厚感情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焦虑。也就是说,他们对时下北大的招考方式很不满意。北大时下的招生方式糟糕到让人忍无可忍吗?作为著名学府,凭着他们的声誉,每年各地的高考状元以及高分者很多都被他们收录。也就是说,北大其实是很青睐高分者的。如果说,北大的教授们都对所谓的“唯分数论”那么反感,那就用不着每年还在使出各种招数与其他学校争抢高分者了。但事实相反,媒体报道让我们知道,他们在抢高考状元时,是毫不让步的,也很难让人相信,北大就算改革招考方式,就会对高考状元之类的高分者改变态度。不但北大,中国所有的高校,都不会对高考高分者可有可无,这并非中国高校都患上了高分依赖症,而是因为,时下的高考,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不但中国的高校,就是香港的高校,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也都青睐中国高考中的尖子生。比如,香港高校早几年开始,就展开了对高考状元的争夺;比如国外高校,也很愿意吸引北大清华这些学校的学生(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高考大战中的胜出者)。这些事实说明,中国高考其实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一点,国外著名教育家也承认。既然是这样,时下的高考制度断不至于那么让人深恶痛切。
而且,时下高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保证公平上是最好的选择。北大另一著名学者孙东东就高呼:一考定终身最公平。而在考试上,恐怕公众最关心的还是公平。公众对高考增加面试建议如此警惕,这与他们对公平的极度敏感有关。
公众对考试公平如此敏感,既有社会大背景原因,也与非客观考试方式留给他们的坏印象有关。不得不承认,时下中国,社会公平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特权肆虐,资源独揽,赢家通吃,阶层固化……让起点公平、程序公平,越来越受到严峻挑战,公众对社会公平的信心在减弱,对于制度的公平保证,也越来越不信任。这种公平敏感,当然也会影响他们对专家面试的判断。事实上,在高招已有的非分数尝试中,丑闻不断。加分政策被官员和有钱者瓜分:浙江台州一中4个考生加分,考生家长都是当地官员;浙江“三模三电”舞弊事件中,考生只要缴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连足球队候补队员高考都加20分。不但加分丑闻不断,各地荒唐的加分政策时有出现,甚至档案改名,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在权势者的导演或亲自操刀下也几度上演。而高校教师利用招生权力索取金钱和色相的事,也时有耳闻。在这种前提下,有多少人能对非客观招生方式的公平性产生信心?
公众如此反对,北大在考虑11名教授的提议时,绝不能置之不理。周其凤表示,他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是考虑到招生改革事关重大,因此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征集意见。但是,招生增加面试,这不是一个小的改革动作,仅向北大人征集意见,恐怕不够。北大是全国人的北大,他们使用公共资源,背负着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责任,而改革又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完全是一项公共决策。而且,北大作为声名显赫的学府,其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其他高校效仿,可能在教育界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对教育改革产生震动。所以,对于11名教授的提议,应该广泛听取社会的意见,毕竟北大自己决策,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利性,只有综合社会意见,才能保证公共决策的客观公正。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对这一提议进行关注,保证考试改革符合人心,符合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