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招贤纳士与培训学习要结合

米雅娜

  关于供销合作社的人才问题,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于近期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中针对主管人事的负责人作了“供销合作社人事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调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助理黎少华副教授表示,这个调查反映出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在人才战略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人才匮乏阻碍了供销合作社企业的发展。在被调查的94位负责人中,有90%承认虽然总社在提倡、鼓励“人才兴社”,但是自己所在的单位并没有完善的人才开发战略,更谈不上人才规划。人员老化问题在县级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及县以下尤为严重,工作人员年龄及知识结构都无法适应现代办公条件的要求,更谈不上从事现代的经营管理。

  黎少华表示,根据调查报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历史原因造成不少企业包袱沉重,富余人员无法安置,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此外收入偏低,成为企业难以吸引人才的关键,同时企业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不足,业务拓展没有展开,没有形成吸引人才的内生动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让这一要素发挥最大的作用,黎少华认为在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的现状下,企业要注意把内在培养和外用新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用完善的激励机制来招贤纳士,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这种学习的氛围跟社会上的其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企业负责人没有意识到不断的培训、持续性的学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黎少华表示,在他所接触到的很多企业中,有不少企业都把每年的学习和培训作为人才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来激励员工加速更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企业发展良好的动力。

  同时,黎少华表示企业要吸引人才,要做到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相结合。很多供销合作社企业人员老化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多年来业务未得到大的拓展和发展,而如果企业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就没有这样的人才需求,也无法为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条件,而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也导致企业难以有新思路、新进展,相辅相成的两方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而相反在一些供销合作社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比如浙江、广东东莞等地近年来都吸引了不少的高学历人才,这些企业因为自身不断开拓新的业务,经营状况良好,为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年轻力量的补充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