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信用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大有作为(上)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李志刚

  经济决定金融,“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必将为中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说“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是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原金融大深化的过程。河南是农业大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更是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村信用社应该抓住机遇,在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取得良性发展。

  充分认识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客观上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培育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支撑中部地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河南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河南成为“战略腹地”。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促进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升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战略腹地效应。特别是从实现中部崛起的角度来看,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加快在沿陇海、京九与京广经济带交汇区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与长江中游经济带形成南北呼应格局,共同支撑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全国必需再新增10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确保届时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目前,中原经济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夏粮占1/2,建设中原经济区,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能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作用。

  有利于拓展全国内需空间。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的战略方针,也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保持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潜力在中西部。目前,中原经济区人均产值接近3000美元,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内需增长潜力巨大。据测算,未来10年间,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一区域将有3360万农村人口进城,可新增投资需求3.36万亿元,拉动内需消费需求4万亿元。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紧紧抓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和东部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通过推进城乡统筹、产业集聚、产城互动、城际开放,推动所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转化为现实需求,全面激发发展潜能,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建设中原经济区,能够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在继承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发展文化生产力;能够打造一批展现中原风貌的文化品牌,增强华人华侨归属感,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在推动“中原经济区”

  建设中找准方位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一项重大的战略安排,也是农村信用社的利益所在和职责所在。一方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村信用社推动经营转型、服务支持河南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大局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建设、基础产业的引导和开发,也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村信用社推进经营结构和业务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是一致的。省委、省政府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的一条主线。而农村信用社提出的使命是“服务三农,改善民生”,把支持“三农”工作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积极筹集资金,扩大农业信贷投放,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建设活动,增加农户贷款,不断提高支农服务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村信用社推进业务区域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是一致的。农村信用社在经营发展中也面临如何通过挖掘中部地区发展潜力以保持持续增长的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契合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根据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制定了适合当地特色的资源配置政策和业务发展路径。“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合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符合农村信用社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农村信用社挖掘中部地区业务发展潜力,优化区域业务发展布局。

  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村信用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导向是一致的。农村信用社为本土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从未忘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一直在用多种方式回馈社会。“中原经济区”建设除了有经济发展元素外,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能够造福全社会和子孙后代。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农村信用社对社会、对民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