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9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教师应该如何过教师节?

郭松民

  还有几天就到教师节了,究竟给不给老师送礼?不少家长都在为此纠结。一家报纸就“教师节送礼问题”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60%的家长表示曾给老师送过礼,100%老师收过礼。调查中还发现,送礼首选是送购物卡,有些有钱的家长,甚至直接给教师送汽车(9月6日《扬子晚报》)。

  家长送礼成风,教师收礼成习——如果这个调查是准确的话,那么我们这样概括一下也并不为过。在这样一种风气当中,家长实际上陷入“囚徒困境”,其纠结在于,别的家长都送了,如果自己不送,则孩子将来受到歧视怎么办?老师的地位则相对主动,但也不是没有纠结,其实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收礼虽然获得了实惠,但随着礼单送来的,还有一份无言的鄙视。因为现在尽管是一个“脱魅”的时代,但人们还是尊重那些真正清高的知识分子的;而孩子们则是“游戏”当中的最大受害者,他们通过耳濡目染得出的结论是:个人的素质、能力、成绩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关系、金钱。

  看起来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游戏”,其实是一个“三输”的结局:家长们陷入烦恼,凭添了负担;教师们失去了自己的尊严,沦为市侩一族;孩子则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埋下了隐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建议通过完善监督制度来解决。我觉得虽然制度建设无疑是重要的,但单靠制度恐怕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制度也是要靠人来运行的,在这样一个监督制度里,靠谁来承担起监督的使命呢?靠家长吗?他们自己就是送礼的人;靠教师吗?他们是被监督的对象;靠学校领导吗?他们以寡敌众,根本顾不过来;靠孩子们吗?恐怕更没有可能了。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说其他的腐败问题,我们还可以更多地将其归结为制度问题,并通过完善制度来加以解决的话,那么给教师送礼就更多的是一个文化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社会风气问题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主要应该通过改良社会风气来解决。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收礼成习,其实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即如果大家都收,只有我不收,那就只有我自己吃亏。而制度经济学给出的解决方案之一,是通过团体内部的契约来解决。

  具体到教师收礼这件事,就是应该由教师们自己发起一场捍卫教师尊严的运动,订立一项“拒绝收礼”公约,如果有谁违反了这项公约,虽然不见得会受到党纪、政纪的处罚,但必然会受到教师团体的集体鄙视,当事人权衡利弊,会发现受到集体鄙视时所付出的成本比收一点礼金所得到的收益要大得多,从而拒绝收礼,一举跳出囚徒困境。

  教师节,不应该仅仅多放一天假,更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狂欢节、福利节,同时还应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言行,增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说到底,教师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靠自己来捍卫,而在今天,不妨从拒绝收礼做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