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基层农村信用社的代收付业务迅猛发展,各种涉农补贴、补助、乡镇各单位工资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代收付业务应接不暇。保守估计,代收付业务量已占到基层信用社全部业务量的80%,成为基层信用社业务办理的“主旋律”,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委托方“代理”意识缺乏,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无法分清责任。由于委托方缺乏代理和被代理意识,不知道自己该履行何种义务,许多本该由委托方处理的步骤和由此带来的风险转嫁给了信用社。实际业务办理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不齐全、批量开户无身份证而使用户籍证明代替、账号不准确、户名与账号不符、金额总分不符等等问题。
代理双方不签订代理协议,无法分清责任。实际业务中,信用社往往没有与委托方签订代理协议,原因在于部分业务根本无法确定委托主体,或是信用社相关制度缺失,且执行不严。没有严格、有效的代理协议,信用社就无法从本不该承担的责任中解脱出来,也就无法化解风险。
代收付业务清单形同虚设,随意更改。目前代收付清单极不规范,由于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不准确,信用社不得不对清单内容进行更改,如果发生问题,信用社无法推脱不该承担的责任。
针面对代收付业务存在的这些问题,基层信用社应当做到:
首先,加大对代理方的业务宣传力度,培养其“代理”意识,使其明白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划分双方的责任界限。
其次,基层信用社要规范代收付业务操作流程,严格制度执行,各级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代收付业务的不规范之处,应加大辅导与检查力度,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规范。
第三,由上级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代收付业务协议,对可能造成的风险明确划分责任,对现有的代收付业务重新签订协议。
第四,基层信用社要规范代收付清单的使用,重视代收付清单等代收付资料的保管。
最后,科技部门应创新技术手段,改进代收付业务发放方式,提高代收付业务办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