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7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三宝”

张国良

  尊重是感情基础

  尊重人从实质上讲是个民主作风、民主意识问题,是对人的根本态度、根本立场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主人翁”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主体意识,职工一旦把主人翁精神注入企业,在他们心目中,企业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实体,而是一个精神载体,是希望、是精神寄托、是命运的依托。有了这种精神,职工的“能量”就能得到“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地发挥。

  尊重人要注意从平等的地位出发。对人都要采取平等、诚恳、谦逊的态度。当前,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发动职工参政议政,提合理化建议,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理解是感情桥梁

  理解意味着消除“隔阂”、“代沟”。理解才能找到“共鸣点”,才容易做到客观、全面、正确地看问题。缩短感情上的距离,才能针对要害处,说到点子上,从而在思想上越来越“合拍”,只有这样,你说的道理才容易被别人接受,才能与工作对象架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由于人们在社会中,其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知识水平和认识各不相同,对道德追求,对事物的认识,包括兴趣、性格、习惯等内在的个性不同。对人的理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就事论事的分析人的外在行为,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要从理性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体察工作对象的内在思想动因,这样有助于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掌握思想“密码”,从而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心是感情保证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职工,是关心企业、爱护企业,爱国爱民的一种表现,即通常讲的企业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群众对教育者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只有以诚相待,真心实意地爱护职工,关心群众生活,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才具有感染力,起到感化作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所谓“心诚则灵”。

  企业的各级领导,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了解职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柴米油盐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诚恳地向职工群众解释清楚,争取他们的理解。近几年,由于人们受社会上“实惠风”和“一切向钱看”等不正之风影响,讲“理”的观念淡薄了,很大程度上混淆了“理”与“利”的关系,存在只讲“利”不理“理”的倾向。有的企业“干部靠钱管,职工为钱干,一切向钱看”。还有的只管发奖,不管思想,只问奖金,不问人心。实践证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只讲“利”不讲“理”,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当然,在具体阐述上要注意“理”和“利”的结合点,只有把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