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芮城县一村民称,在领粮食直补卡时被要求按户口本上的人头,每人买一瓶洞宾酒,一瓶18元,不买就不能领直补卡。据悉,当地政府为振兴洞宾酒业,要求每个村完成一定额度的销售任务,并在政府大楼内摆放销售排行榜。
此类强行摊派,芮城不是第一例,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例。芮城是个农业县,农民种植每亩小麦能拿到61元的直补,每亩玉米则能补贴40元。在这高压政策与高额直补的权衡间,相信老百姓都会选择“奉命喝酒”。于是有人调侃说:“才摘桑叶又荷锄,汗浸褐衣筋不舒。洞宾老酒一壶醉,官爷送我入仙途。”
洞宾酒到底是什么酒?据介绍,因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爱喝这种酒,故得其名。谁想到,当年被“狗咬”的洞宾,今天也能“咬人”了。
诚然,“咬人”的不是洞宾酒本身,而是当地政府。它眼下已成大众舆论的“众矢之的”。“洞宾咬人”背后的尴尬,是政府角色的错位。
政府在洞宾酒的促销问题上明显“越俎代庖”。洞宾酒厂不论是过去的国企,还是现在成为民企,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必须而且应当独自承担应有的企业经济责任。政府不能将原本属于企业应该做的经营销售业务包揽到自己身上。这种包揽,不禁要引起人们的疑惑:除了想早点出政绩,政府为一家民企如此尽心尽力动因何在?
政府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使得本应在政府与农民之间起纽带作用的基层组织,却己站在农民的对立面,甚至因为自己粗暴非法的行为,使得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