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效率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内审人员工作效能对保证出色完成任务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如何提高审计效能要做到“五个结合”谈点想法。
重视审前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审人员必须懂得先知后审,要围绕审计对象的工作职能、经营范围、行业特点和业务特色,在充分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背景,搜集有关资料,熟悉单位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审计。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审前培训,不仅能拓展审计思路,确定内审目标、内审重点和内审方法,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理清内审思路,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内审思路对审计来讲非常关键。内审人员要把握好两条审计主线:一条是业务流,对照内控牵制和业务流程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与执行性;另一条是资金流,跟踪资金去向,追溯收支的真实合法与有效性;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突出个性兼顾共性,对个性问题要追根究底、客观公正地分析主客观原因,对共性问题要归纳总结,形成观点,上升到理论层面。
分清内审职责,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内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有些内审人员在审计中混淆了内审职责与会计职责,经常在做财务人员应做的工作,如编制会计报表或资金平衡表、登记账簿或票据,甚至代理会计做帐,这无疑耽误了内审时间,降低了内审效率,拖延了内审进度;另一方面也变相承担了会计责任,潜存着内审风险。内审人员应该将内审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分清内审职能与会计职能,内审人员有权开具清单要求内审对象及时提供真实、完整、清晰的被审查资料,但对资料的来源、提供的方式方法和提供的过程则不做过多强制性要求,只要能够达到内审目的即可。
拓展审计内容,财务与业务相结合。财务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但随着会计核算管理的完善与规范,传统的“以账查账”、“就账论账”的审计局限性日趋显现,淡储的财务数据内审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内审人员要适当扩大审计面,提高内审延伸力度,将财务数据内审与业务审计相结合,将被审计单位所执行的政策制度、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流程等作为内审重点,分析可能存在主要问题和重要线索,查处被审计单位在实施业务过程中的盲点和偏差,从而规范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查错防弊,提高审计效能。
更新内审理念,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内审监督是本质,内审服务是宗旨。内审人员不能就内审论内审,二是要跳出内审搞内审。一方面不仅要查出问题,更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再次发生的措施或建议,为企业当好经济“卫士”和决策“谋士”;另一方面要换位思考,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客观剖析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鲜事物更要谨小慎微,对需要纠正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
(作者单位:湖南省汝城县供销合作联合社监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