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七届全国农化服务工作年会暨三宁金钛能2017年肥料技术创新高层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流化肥生产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一场年会
开启农化服务新思路
中国石化联合会农化服务办主任、中化企协名誉会长王印海主持大会,并对新时代全国农化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对策、新机遇发表了意见与建议。他认为,新形势下的农化服务将向一条龙服务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合作共赢的全方位和全产业链农化服务新格局。
中国石化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在会上作了农化服务工作报告。他首先对农资市场从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至今的四个阶段进行了数据复盘,并针对农民职业化、农资产品模式创新瓶颈与应对、化肥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分析。他认为,农化服务方式与内容的巨变已经发生,资本项下的并购潮即将来临。大企业将逐步转向成为标准化产品的行业中坚,主要提供综合服务并控制市场。小企业则将转向成为产品特色化和地区农业生产服务商。在此背景下,农化办有责任组织研究和指导各企业农化服务队伍适应并作出相应改变。
中国石化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副主任、中化企协副会长、生态肥料产业联盟第二届轮值主席程宇向协会和联盟成员汇报了协会近期的工作成果与最新动向,并着重指出,在当前行业创新发展的大形势下,协会将充分发挥引导与服务作用,在自愿加入的原则下,积极整合企业资源,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添加助力。
会上,中化企协土壤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冯永来对国内土壤污染现状和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壤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背景、意义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百家论道
探索服务转型新模式
作为此次会议的联合主办方代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沛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新型农化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为企业探索多种发展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可能。他认为,全产业链的农化服务将是未来农化服务的趋势,以“产品+土地管理+智能化测土配方”或“产品+土地管理+新农民+智能化”等为基础的农化服务模式将迎来新希望。三宁也将以“金钛能”系列产品为基础,继续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新型农化服务模式,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期的农化服务形势既有新特点,也有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系主任、教授,西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新平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年来,国内化肥产业缺乏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企业应拒绝概念炒作,专注于技术的整合与创新。在国内化肥合理施用总量的框架内,加强技术研发,实现节能降耗和环保增效,在国际化方面加快步伐,着重产能输出而非产量输出。他同时建议,为适应肥料产业未来的发展需求,肥料生产企业应及时调整农化服务理念,由根据产品设计和应用来打造农化服务模式转变为根据农化服务需求来设计产品,从过分关注下端,转向上端与下端并重。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等国内主流肥料生产厂家的专家代表,围绕现代农业与现代农化服务发展方向、肥料技术与农化服务技术创新、减肥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肥料推广瓶颈与对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成果分享与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