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产品品质应由消费者定标准

□ 郭兆熊

    周末到一个朋友的合作社学习,这个朋友专业种植麻山药。因为和农大有着密切的联系,种植水平高于一般的合作社,同时产品品质也得到了很多餐饮公司、药材公司的认可,每年收获的山药都不愁销售。

    这位合作社社长是个80后,谦虚好学。主动找到农大老师,一方面让老师指导自己的合作社科学种植,采用合理施肥、合理用药、生产优质麻山药;另一方面还和农大建立示范田,在新型种植模式、引进新品种等方面积极探索。

    细想想,合作社的产品之所以能够被一些大的企业集团认可,并签署购销合同,和他的基地建设、科学种植推广是分不开的,另外他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搞什么认证,搞什么证书,更多是需求方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提出的品质要求,在他的基地可以满足。现在我们很多涉农企业也在极力提高自己产品附加值,以高于市场价的结果卖给消费者。不出问题还好,一旦有人揭秘,后果不堪设想,一次又一次的涉农事件即可证明这一点。

    工业生产未来要进入到消费者提出需求,工业企业定制的模式。农业生产其实也要走进这个模式。想想那些上岁数的老人是不是更愿意吃软一些的苹果?当有人说某水果糖很高,那么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就不采购了呢?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单方向突出某些特点的宣传销售,只能是从农业生产端发起的片面提质。

    未来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想要和应有的价值匹配,那就离不开消费者需求。市场是巨大的,消费者是千变万化的,谁能从消费者出发,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相应的农产品,那才是未来的赢者。

    从自我角度的片面提质,会让我们的特色农产品从同一个层面的同质化走到另一个层面的同质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我们很多农产品的标准还是生产方制定,并非消费者标准。未来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标准可能是可以量化的指标式标准,也可能是不能量化的感官标准,更有可能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文化标准。所以农产品提高品质这一命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未来的消费者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要求越来越自我,显然,未来农产品的出路是研究消费者。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