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到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个科技小院去走了走,和一些种植大户聊了聊。他们对科技小院表现出特别的欢迎和喜爱,并且尽可能地给了小院的工作人员工作开展提供便利。这说明农技服务人员能够走到基层,和农户住在一起,遇到问题随时解决,随时讨论一些农业技术,是农户的一种需求,他们对农业知识充满了渴望。
在聊天时,笔者发现,当提及一些玉米增产的小技术时,这些农户都十分清楚,一问才了解到,这些基础知识在当年生产队时代就有人在推广了。但深入问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农户虽然掌握了一些种植技术,但是都是凌乱的了解,而且在实践中也没有广泛使用,更多情况是,他们大多时候是知道该如何做,但却不知道增产的原理。
所以科技小院里的农大师生就成为了他们系统获取农业知识的来源,他们也非常珍惜。笔者的一个师弟表示,住到小院不到一周时间,就有农民请他们去家里吃饭。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些过去的农业年鉴,里面记录了很多农业科学家在农业生产中总结的使用技术,增产、高产技术早就有了,只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从这一点上来看,笔者认为,对于新型农民来讲,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新的农业种植技术一样重要。
另外,农民对驻村服务人员还有更综合的要求,他们不但要求科技小院的科技人员给他们讲一些土壤肥料知识,也需要讲一些病虫害防治的知识,还需要讲一些种植结构调整的内容。对科技小院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较高,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技服务人员知识结构的提升。
笔者看到的科技小院是公益性质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农民在接触到之后也更加相信他们。科技小院是农大师生扎根基层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的一种探索,同时也为涉农企业扎根农村,进行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推广提供一种思路。
新技术再好、再多,不告诉农民,不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使用,都是空谈。只有把这么多年来总结的大量稳产、增产、高产的技术,通过推广部门、涉农组织和企业广泛地推广应用下去,才能让各种农业技术落地生根,真正推动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