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对话嘉宾:
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晓霞
南宁市天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覃诺忠
新疆双龙腐植酸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泽宇
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荣娟
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晓霞:
调整价格体系,倡议推广颗粒水溶肥
从营销角度看,水溶肥未来发展有两大趋势。首先,由于水溶性肥料目前处在新型肥料市场的前沿,价格比较高,所以水溶肥第一个发展方向应该是价格体系的变化,要从高端肥料变成老百姓都用得起的肥料。然而,水溶肥与一般肥料对比特点突出,使用要求较高,既要满足水溶物的要求,又要把价格降下来,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新都化工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建立研究基地,把研究重点放在调整市场价格上。再如通过把普通的硫酸铵经过过滤,使得功能指标基本可以达到施用要求,从而使得水溶肥成本大幅度下降。
其次,水溶性肥可以做成颗粒状肥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溶肥基本都是粉状,而水溶性肥料如果做成颗粒状有两点好处:第一便于运输。现在水溶性肥料是以粉状成袋运输为主,包装和运输成本就占总成本10%,如果把它做成颗粒状,总成本能够降低3%-4%。第二,现在高端水溶肥面临很大的问题是结块,新都化工曾和上海汉和、广西新方向等公司探讨过这个问题,都认为如果做成颗粒状肥可以解决。
此外,这两大趋势在推进过程中,标准是硬道理,建议国家在出台新标准时能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来规范管理。
南宁市天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覃诺忠:
开发独特资源,加强技术支持
水溶肥将是肥料的发展方向,但是价格较高。广西比较独特的资源有糖蜜,利用糖蜜废料制肥可以大大节约成本。从大面积使用看,腐植酸和黄腐酸配合使用效果不错,广西当地工厂将黄腐酸通过浓缩制成浓缩液或是喷雾产品,其生产能力已达10万吨,这个量在水溶性的腐植酸里总量比已经占70%左右。另外,我们可以利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比如我们在做生化黄腐酸方面,防吸潮技术就有所突破,使用上就会给后续进一步加工复配打下很好的技术基础,同时能提高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新疆双龙腐植酸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泽宇:
水溶肥增效减量,让农民自愿接受
首先,水溶性肥料扩大推广的良好契机是城市化的进程。我国预计在2020年农业人口将急剧减少,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就会铺天盖地而来,未来农民按户能够和一些大型农业集团对接并聘请农技人员,这样在推广水溶性肥料等新产品时,能够带来更多的商机和便利的条件。
其次,传统肥料在国内市场仍占主流。国外市场新兴肥料用量以每年25%递增,国内只有10%的增速。因此,功能性肥料和水溶性肥料增长空间还较大。
再次,水溶肥推广还有困难。究其原因有:一是水溶肥成本高。譬如新疆滴灌面积大,棉花种植2500万亩,需要1800万亩的滴灌,而实际上,真实的市场用量只有15万吨。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认为滴灌设施购买、使用和维护成本太高考虑投入产出比不划算。二是技术有待提高,譬如滴灌时应该加压,因为如果肥料没有完全溶解,肥料就会一直悬浮在液体里面,静止一段时间就会沉淀,而在滴灌时加压就可避免沉淀。三是标准指标设定需谨慎。因为水不溶物降低0.1%就要增加成本投入,要在考虑性价比的基础上来制定标准。
最后,要考虑如何将水溶肥从“贵族肥料”做成“平民肥料”,实现增效减量,让农民通过减少用量,少用、少买的方式,降低施用陈本,让农民更容易接受。
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荣娟:
新技术有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销量
成禾佳信公司从德国引进了让植物自身获得系统诱导性抗性机制的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碧护”。碧护技术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提升植物自身的抗旱水平,而且综合技术能够节水50%。仅以技术而言,虽然产量会不断增加,但是对照相比可能土壤肥力在降低。所以我们同样希望致力于生态有机肥的发展,研究出新技术产品,使得土壤的肥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对生态特别是土壤的微生物的增加也非常有效。
此外,我们公司还致力于通过高新环保产品及配套的植保技术为农民提供创新、增值、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