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各式各样的植保产品展会及论坛上,我们时常听见一种熟悉的声音,那就是一些具备领先思维的植保、农化企业都在强调同一种说法:“我们为作物生长提供一种全新的植保方案。”消费者、经销商和生产厂家怎样看待这一概念?如何才能将这一概念的最大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近日,在辽宁与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郭佳的交流中,记者有幸分享该公司提出的这一长远概念的新思路。
《中国农资》记者:何为植物的全新植保方案?现阶段实施的必要性包含哪些方面?
郭佳:“碧护”提倡的为植物提供全程植保新方案是诱导和激活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植物系统免疫能力,通过从浸种、生根、幼苗到成熟的整个作物生长期内激发植物自身的活力,平衡植物生长,提高抗病、抗虫的能力,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传统的有病治病的植保方式用药成本高、植保效率低,弊端明显。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呼唤全新植保方案的早日出现。因为通过新方案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作物,不仅能帮助农民省钱省力,同时对农作物的品质起到了很高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中国农资》记者:很多植保企业都在提倡一种全新的植保方案,“碧护”所采取措施与其他企业有何不同?其营销方式有何特点?
郭佳:国内大多数厂家对单一作物深入研究不多,大部分厂家都是先有产品,再确定其推广方向,很少有厂家对某种作物提供全程解决方案。“碧护”所提倡的核心恰恰在于集中资源,针对目标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该局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营销优势。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这一全新的服务方案,我们在客户的筛选和合作上严格要求,即销售要找对人,要有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段。在坚持强调“试验示范+营销活动”的推广过程中要让经销商和农户绑定在一起,充分利用长期建立的植保专家资源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中国农资》记者:全新的植保方案在推广过程中价格昂贵会不会成为制约的主要因素?如何实现这一方案的良性循环?
郭佳:农民对于挑选农资产品长期存在整体意识较差、盲目选择的顽疾,各农资企业有义务也有必要坚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通过提供一种完善的种植技术及高效的农资产品为其服务。
在推广过程中肯定会面临价格高、农民及经销商一时认可度不强的客观状况。我们希望通过不同区域的种植及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当地作物侧重推出方案,希望通过由点到面的推广方式,成功地吸引更多经销商及农户的参与。其最终的效果是要让他们在整个生产体系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即在投入过程中懂得如何选择与有诚信、有服务的厂商合作,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确种植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