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5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遭遇限制性管理,百草枯未来何去何从?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百草枯水剂会不会成为下一个10%草甘膦,被全面禁止使用?近日,关于行业内一直热议的百草枯是否被禁限用终于有了正式结论:“农业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1745号公告,决定对百草枯采取限制性管理措施,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2016年7月水剂将全面停止销售

  公告提出,自发布之日起,停止核准百草枯新增母药生产、制剂加工厂点,停止受理母药和水剂(包括复配水剂)新增田间试验申请、登记申请及生产许可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百草枯母药和水剂产品的登记和生产许可。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公告要求,对百草枯要重新核准标签,变更农药登记证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标签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急救电话等内容,醒目标注警示语。农药登记证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母药生产企业名称等内容。自2013年1月1日起,未变更的农药登记证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不再保留,未使用重新核准标签的产品不得上市,已在市场上流通的原标签产品可以销售至2013年12月31日。

  公告同时要求,各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百草枯产品,添加足量催吐剂、臭味剂、着色剂,确保产品质量。加强百草枯的使用指导及中毒救治等售后服务,鼓励使用小口径包装瓶并配送必要的医用活性炭等产品。

  事实上,早在去年,业内对于百草枯即将禁用的说法就广为流传。去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农药高层论坛上,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表示,由于使用风险较大,近期或将对百草枯等农药产品采取进一步的禁限用措施,希望农药生产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10月下旬,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在第十一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对百草枯的安全管理。

  作为一个非选择性的除草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百草枯见证了过去几十年中国除草剂的快速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次明确制定的限制性管理措施着实引起了行业内相关人士的关注和热议。

  短期难寻替代产品,禁限用影响较大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草枯原药和制剂的生产地,产能为6.5万吨左右,约占全球产能的70%,每年国内百草枯原药的实际产量在4.5-5万吨,其中约50%出口至国外。

  另据调查,目前国内拥有百草枯登记证达300多个,目前国内拥有百草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企业有200多家。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旦禁用,这些企业的生存将面临很大困难,百草枯对企业和农业生产所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必然付之东流。在农药行业,大部分厂家与经销商认为,百草枯只要是安全生产与合理使用,相比其他许多农药来说,对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还是很小的。同时,百草枯目前使用量大,而且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一旦禁限使用,对市场的影响将会较大。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立晨也认为,政策的定调对不少小型生产企业来说并不乐观,产能小,销售渠道少,加之近两年价格的持续疲软,小企业退出的速度或将加快。后期南京红太阳、山东绿霸等公司有望成为百草枯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百草枯水剂退市前,大企业的优势将逐渐增加。

  南京红太阳集团产品经理魏平表示,公告的发布,受影响最大的是生产百草枯原药的中小企业,对于大企业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利好因素。他指出,中小企业生产的原药一般供应国内的制剂商,国内禁止使用百草枯水剂后,这些企业将不再有市场。对于百草枯产能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来说,原药多用来供应国外市场,而公告内容明确指出,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也就是说,公告的发布,加剧了百草枯行业的洗牌。

  绿色新剂型开发成研究重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百草枯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百草枯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将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方面,百草枯在果园作物以及粮食作物(玉米,棉花,大豆等)的应用比例将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深层次的原因可归结为免耕技术的推广以及农民的接受程度及消费习惯等。他表示,百草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除草剂品种,尤其是该成分具有其他除草剂不能完全取代的特性,是节约化农业、低碳农业的推动者。他同时强调。由于百草枯具有高效、低价优势,目前在国内被广泛使用。但百草枯毒性强,对人、畜威胁非常大。一旦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剂,国内每年因百草枯中毒死亡的人有5000多人。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会有广大的医疗工作者提出禁止使用百草枯,最近两年这类呼声更是越来越高。

  “目前欧美等地区已经有20多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百草枯,比如丹麦、美国、德国等,另外挪威、瑞士已经撤销该产品登记。”西美国际研究部负责人刘伟认为,百草枯的需求量在近几年增加较快,作为一种广谱高效且相对环保的除草剂目前还没有哪个产品可以替代百草枯。从之前马来西亚禁用后又恢复使用的这个案例可看出百草枯在除草剂中的地位。他认为,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国家应加强对此类药剂的监管;同时,百草枯剂型应将转向固态、粉状等非水剂剂型;另外,目前的水剂在包装上也要做好改进,如塑料小瓶口包装,通过改变小瓶口,延长百草枯液体流出时间等。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区越富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作为百草枯研发、生产企业,一直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百草枯制剂的管理工作。随着百草枯工作组和社会关怀基金的建立,体现了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产品终端使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责任义务等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作为一家有责任感的农化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将百草枯可溶性粒剂和百草枯胶剂作为新剂型开发的研究重点,开展安全性评价,加速配方优化,完善工艺设备选型,得到政府、专家及消费者的认可后,确保尽快完成登记和商业化生产,使百草枯除草剂继续为农业生产作出持续重要的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