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确保化肥稳定生产,保障农业春耕用肥需要,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在河南郑州召开有关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化肥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云南、贵州、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经信委有关同志,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及重点化肥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企业代表反映,自去年12月份以来,国家调高化肥出口关税,化肥出口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同时,化肥生产企业积极性受到影响,化肥生产和市场供应出现诸多困难。当前行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关税调整后生产企业积极性受到挫折,冬季储肥高峰尿素开工率仅为73.3%,势必影响局部地区春耕用肥。二是经销商观望严重,虽然年底有所启动,但化肥价格低位调整,化肥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三是原材料价格与产品销售价格倒挂。天然气、煤炭、硫磺、磷矿资源价格上涨,尿素、磷铵生产成本上升,但磷酸二铵、尿素销售价格几乎接近成本,倒挂凸显。四是原材料和化肥成品运输受阻,经销商延迟储备,企业库存压力增大。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强调,国务院非常关注化肥生产和春耕用肥问题,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全力稳定化肥生产、保障春耕用肥。要切实加强对化肥生产的协调和指导,尽快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工信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做好形势分析,做好化肥发展规划,搭建煤化平台,做好运输衔接。同时,要继续做好农资打假,通过各方努力保障化肥稳定生产和春耕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