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悉,1月12日,经过多个回合磋商,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为首,中农、中化等三家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谈判小组,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达成2011年上半年供货协议,价格为到岸价400美元/吨(CFR),供应量为100万吨。如果中方港口平均每天卸货数量达到6000吨钾肥,BPC公司将额外返还中方企业20美元/吨的费用,即到岸价为380美元/吨。此外,双方商定每半年确定一次价格。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持续保持趋高态势,同时国内氮肥、磷肥处在了历史同期的高位运行,特别是“两俄”合并以及加拿大钾肥公司与德国钾盐公司“携手”,稳固了国际钾肥的垄断地位,增加了中国钾肥谈判的难度。此次协议的签署,再次保持了中国进口钾肥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比2010年平均350美元/吨的到岸价上涨14.3%左右,比近期巴西和东南亚等钾肥主要施用国家和地区430-450美元/吨的成交价格低10%左右,依然处于全球钾肥价格“洼地”。
业内人士认为,钾肥进口协议“抢”先签订,为长假后春耕市场的钾肥、复合肥价格确定了基调,打破了春耕期间化肥市场的“悬疑”,对恢复化肥市场需求增添了积极因素。
按照以往经验,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onpotex)、以色列化工集团(ICL)、约旦阿拉伯钾盐公司(APC)等将陆续以此价格与中方企业签署钾肥供应合同。同时,这个价格还将成为陆运钾肥进口价格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