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1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经营天脊是看中了大品牌
访天脊化肥山东省安丘市代理商闫玉和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2008年,闫玉和在《中国农资》周刊前身《农资专刊》上看到天脊化肥的介绍,他想既然农资界的权威媒体都在介绍这种化肥,那么这种化肥的质量错不了!正是看中了大品牌,闫玉和开始推广天脊化肥。

  工厂观摩赢得信心

  由于多年经营农资建立了良好的网络和信誉,闫玉和在和天脊方面协商后很顺利地取得了安丘市的代理权。万事开头难,在刚开始销售天脊化肥的时候,货销得很慢。闫玉和虽然着急,但是耐下心来经过分析后,他认为:虽然天脊是个大品牌,但是当地老百姓很少用,所以对产品质量缺乏信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闫玉和决定组织一部分经销商和农民到天脊集团去参观,只要农民看到了天脊集团的生产线,就不会对天脊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

  2008年五一刚过,闫玉和就组织了70位经销商和农民到山西天脊集团进行为期5天的参观。“参观以后,看到他们的厂子确实是国家的大型企业,货源很充足,而且还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工艺设备很先进。”闫玉和说。通过参观,经销商和农民认识到天脊是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品质是有保证的,树立了他们对销售和使用天脊化肥的信心。回到安丘,一部分农民开始选择施用天脊化肥。那一年,天脊化肥在大姜上的增产达到了10%,天脊化肥也在当地取得了一定的影响。

  “擂台赛”赛出新局面

  今年3月份,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闫玉和决定在全市各乡镇的大姜种植区展开天脊化肥擂台赛,并且开出了优惠条件:擂台赛将根据产量高低奖励农户,产量最高的可获得拖拉机一辆,50多户农民参加了擂台赛。闫玉和还从参加擂台赛的农户当中选出27户农民做化肥的对比试验。“在这 27户农民当中,从种植到收获,我们都免费提供天脊化肥,与其他的肥料相比,每亩地增产15%-20%。”闫玉和说。而参加今年擂台赛的其他农户,在施用天脊化肥后,露天区的大姜产量普遍达到了18000斤左右,大棚区的产量更是超过了20000斤。实实在在的产量对老百姓来说更具说服力,“擂台赛”坚定了老百姓施用天脊化肥的信心,天脊化肥的销量有了大幅增长。

  打通农化服务渠道助销售

  为了推广天脊化肥,闫玉和还打出了“服务牌”。农民如果发现作物有问题,可以把情况反映给当地的经销商,经销商再把信息传递给闫玉和的农资公司。今年7月份,安丘凌河乡的一个农民发现自己地里的大姜发生“烂脖子”病,这位农民通过经销商找到了闫玉和的农资公司。“农民说的‘烂脖子’病其实是茎基腐病,是农民最头疼的问题。经过我们农技师的诊断,给他开了‘药方’,这个病很快就控制住了。通过这么一件件的事情,农户就感觉我们的服务还行,就逐步认可了,所以你推荐的一些产品呢,他也感觉到放心。”闫玉和说。这样服务带动了销售。如今,闫玉和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凭借良好的服务品质,要把天脊化肥撒遍中国的“姜蒜之乡”安丘。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