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0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了青藏高原才有珠穆朗玛

郭兆熊

     两位日本化学家分享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迄今日本已有17位诺奖得主,其中7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日本有三位科学家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当时就有国内学者提醒关注“日本现象”,今年日本现象再度延续,我们的近邻在科学上何以有如此不凡、连续的进步?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说,日本在化学方面有一个很强的群体,不是一两个人,这个群体的特点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能沉得住气,往深里做。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一些很突出、闪亮的工作,但还只是在几个点上,还未形成一种群体现象。只有整体水平上去了,诺贝尔奖水平的工作才可能出现。因为只有有了青藏高原才有珠穆朗玛峰。

  再看看近几年的我们化肥行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群体走到了市场前线,开始为自己的产品摇旗呐喊,开始身先士卒地游说自己的先进技术。表面看化肥行业已经拥有一个全世界没有的“青藏高原”了,只是“珠穆朗玛”还是一直没有出现。从业者是否想过,我们的青藏高原根基扎实吗?经得起地壳运动吗?

  在科学领域要想铸造一个世界屋脊,恐怕要有成千上万的,默默无闻的基础工作作支撑。目前化肥科研领域内有多少人沉得住气,在不露声色地搞研究呢?都被美其名曰的“与市场接轨”搞乱套了吧。

  另外,化肥行业的发展是整体发展,不是某个企业或者某个科研单位可以一跃千里的。整个行业是在互相学习,互相超越中发展进步,需要时踏踏实实的工作,而不是标新立异的叫嚣。企业发展再高,脱离了行业的发展也是没有基础的。化肥行业的发展不要主观堆砌看似完美的青藏高原,因为这样的高原是不稳定的,一旦遇到地壳活动,他们不是推出第一高峰,有可能是陷成吐鲁番盆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