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0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环保大姐捡拾农药包装的启示

孙文涛

     由于被扔在地里的农药瓶扎了脚,环保大姐丁月光开始了捡拾农药玻璃瓶的生涯,没想到这一捡就是20年。大姐的故事印证了一个哲理:做一件事其实不难,难的是多年来始终坚持做一件事;同时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一件事其实不需要多么伟大的理由,只要自己认可就行。

  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蒙牛的企业宣传口号“每一天,为明天”之所以会这么深入人心就是口号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却又寓意深刻。现在的农资企业给农民或经销商做宣传活动的时候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广告语,比如“生命素摇钱树”、“要挣钱就选某某”等,这样的广告看一遍就会记住,可谓高明。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管理很多年前就被有关部门有关专家提到,可是至今也没有拿出合适的条款。偶尔听到有集中销毁的报道也是只知道有这回事,但是废品怎么来的、以后再怎么把这项 工作坚持下去却无人提及。专家们可能在考虑一个既能涵盖废物回收意义又相对简单的词语,只是研究的时间长了点而已。

  其实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真的并不是一件难事。丁大姐是因为扎了脚,可能王大哥因为玻璃瓶划破了头;可能张大爷因为孙子误将地头的农药瓶当成了饮料罐。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偶然,还是希望专家们在研究包装回收政策的时候大可以把“保护环境”等等抛开,更多选用一些更实际更贴合农民生活的例子,比如“清除废包装,播种更流畅”等等。这样一来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丁大姐、刘大姐站出来,一旦成了大家自觉的行为,废物回收也就不成问题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