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9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麦品种选择上的误区与对策

王玉堂

  小麦创高产,良种是关键。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农民对小麦品种了解不够,在品种选择上很容易走进误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误区之一:片面求新、求奇。新品种一般是指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多年检验,并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品种。但在市场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将刚培育出来、未经区试及生产试验检验的品系就以新品种的名义向农民宣传,有的甚至将已被淘汰的品系也冠以“新品种”或“奇特”品种大量推销,结果引种后造成减产或绝产。

  对策:购买通过审(认)定的品种。种子主管部门在品种审定、推广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购买通过审定的品种一般都能保证高产、稳产。对“奇特品种”千万不要轻易购买,因为真正有推广价值的品种,种子主管部门都会积极主动地予以审(认)定。至于一些广告宣传中称某品种已经某科研单位(专家)鉴定或认定,也不能作为推广的依据,只有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才是唯一合法的审(认)定。

  误区之二:不看适应范围,盲目追求大穗型品种。大穗型小麦一般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并不是说种植大穗型小麦就一定能高产。因为小麦品种都具有地域性,外地的好品种不一定适应本地的种植条件。

  对策:根据当生产生态条件,严格审查品种的适应范围。每年秋种前,种子主管部门都要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开推荐一批小麦良种,供各地选用,生产上可根据品种介绍“按图索骥”,切勿轻信“不择气候、不择土壤”的夸大宣传。

  误区之三:不看地力条件,片面追求高肥水品种。高肥水品种只有种在高肥水地块才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在中低产田种植,往往表现早衰、干枯、籽粒不饱满等,产量上不去。

  对策:根据地力条件,选用与产量水平相适应的品种。在考察品种的产量水平时,同样要以种子主管部门发布的品种介绍为依据,不能听信非种子主管部门的片面宣传。

  误区之四:只看产量,不看品质。小麦籽粒品质直接小麦生产的经济收益,并影响面粉及其制品的质量和食品工业的效益。但不少地方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往往只看产量水平,不看品质指标,结果生产出来作为商品粮出售时,其价格与优质小麦相比差出一大截。

  对策:根据种子主管部门的推荐,综合考虑地力条件、产量水平和籽粒品质,选用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小麦品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