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9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微量元素在河南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肥料协会 申眺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河南省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主要受母质类型、气候、酸碱度、施肥等因素的影响。根据2002年全省土壤化验统计结果,在河南省1.18亿亩农用地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所提高,但土壤大面积缺钼、硼,部分土壤缺锌、铁,个别土壤缺锰、铜的现象没有彻底改观(见右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稳中有升。其中,有效锌低于临界值0.5 mg/kg的土壤样品占15%,0.5-1 mg/kg占55%,有效锌整体水平不高,地域间变幅大,土壤缺锌明显存在。土壤有效铜、铁、锰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含量差异较大,除个别土壤外,一般可满足作物需求。有效硼缺乏,低于0.2mg/kg的占17.32%,0.2-0.5 mg/kg占53.66%,虽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提高,但缺硼还普遍存在,面积达75%以上。土壤有效钼平均含量为0.099mg/kg,只有10%的面积高于临界值(0.15 mg/kg),所以说土壤有效钼平均含量尽管比第二次普查时有所提高,但从全省看土壤缺钼面积在90%以上。

  

  微量元素应用状况

   河南省的微量元素应用与全国一样,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探索,90年代以后大面积应用,每年根外施肥面积在3000万亩次以上。每季作物喷施微肥1-2次,每次用量100克/亩以上,可使作物增产5%以上。使用量最大的是锌;其次是铁、锰、铜;硼的用量比较少;钼由于价格昂贵,几乎不用。

  由于一些化肥在生产过程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农业上的使用量比实际上要高得多,同时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中也含有许多微量元素,经过畜禽的排泄,作为有机肥,施入了土壤,增加了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例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含铁0.001%以上;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等含铁0.2%、锌0.004%、锰0.01%、铜0.002%以上,同时还含有硼、钼;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都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从右表2、表3中 1985年—2009年河南省肥料使用的变化可以看出,由于长时间使用上述肥料,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得到一定的补充,但各元素补充量有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2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得到了提高。

  

  中量元素使用状况

  与全国一样,中量元素肥料使用目前还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但钙、镁、硫肥料的增产作用在一些作物上得到了体现。硫肥,在国外已经作为第四大营养元素肥料出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两年来,已经在全国许多省份进行硫肥试验示范推广。

  磷石膏作为土壤调理剂,在黄淮海地区,由于土壤pH值较高,一方面有调节pH值改良土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给作物提供钙、硫营养。2000年,据河南省农科院在小麦、花生、大蒜上试验,亩施150--200公斤,可增产5%—8%。尤其是在花生、大蒜上,增产效果更明显。河南开封、周口在小麦、花生上大面积示范,取得显著效益。

  由于许多肥料中含有大量中量元素,例如:硫酸铵含硫24%、硫酸钾含硫18%;过磷酸钙不仅含硫12%,含钙20%;钙镁磷肥含钙21%--24%、含镁9%—11%、含硅20%;钾镁肥含镁7%-8%。在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的使用过程中,中量元素也得到了大量补充。但是从表2、表3 中1985年—2009年河南省肥料使用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高浓度大量元素肥料生产量和使用量大幅度上升,低浓度肥料迅速减少,原来低浓度肥料中含有的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补充越来越少,作物生长缺乏中量元素的现象逐渐显露出来了。

  总之,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