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于理顺农药管理体制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燚:

  从国外来看,主要通过立法来加强农药管理。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印度建立农药登记、农药经营许可、农药施用持证和培训,农药登记再评价等制度。据统计,世界上75%的国家或地区农药管理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约25%的国家或地区分别由环保部、卫生部或者跨部门委员会管理。

  我国现行《农药管理条例》是于1997年5月8日制订并颁布实施,农业部门负责农药登记审批、农药广告审查,市场监管和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承接原发改委部门职责,负责农药生产企业核准,核发按企业标准生产的农药产品生产批准文件,查处生产假劣农药行为。质监部门负责核发按国标和行标生产的农药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查处生产假劣农药行为,参与农药监督管理有关方面的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药市场管理和农药广告监督管理。另外还有卫生、安监、公安、环保、交通运输、邮电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容易造成“碰见利益就上,遇到困难就躲”和推诿扯皮的现象。

  当前《农药管理条例》正在修订并征求意见之中,我建议对以下几个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进一步梳理农药管理体制,明确农药管理的主管部门。目前农药的登记、市场监管、使用指导和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等工作和职能都在农业部门,建议农药管理以农业部门为主管部门,其他部门配合实施,赋予农业部门实施从农药登记到生产经营许可、市场监管、使用指导和废弃物管理的职能。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药管理体系。加强农药管理经费保障,加大对农药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仪器设备和条件,提升农药监管技术的支撑能力;加强农药管理队伍建设,充实农药管理人员,建立一支能担负农药管理任务的队伍。

  三是通过立法建立小宗农作物用药管理制度。我国地域辽阔,农作物品种差异很大,对一些小宗农作物,生产企业因登记成本高收益小不愿申请办理小作物(如浙江省“浙八味”中药材、杨梅、桑树等)上的农药登记,因而无合法可供使用的农药。因此,国家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小品种作物上的农药登记,同时农药登记管理也应有区域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