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山东省日照市的农药市场,尽管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仍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治理源头,要标本兼治,重点治本。流通领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农民迫切期盼修改后的《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尽快出台,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农药市场监管:
1、要强化农业部门对农药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为了明确责任,防止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导致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各级政府应当强化职能,负起责任,抓农药市场监管像抓安全生产那样重要。采取政府领导,农业部门履行好牵头职责,工商、供销、农资协会等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好农资流通协会的行业作用,自律与监管相结合。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要督促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依法经营,企业经营全过程纳入监管范围。
2、对农药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农药是特殊商品,目前不应该完全市场化。要站在国家长治久安和国计民生安全的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县级政府应当在农药条例的基础上做出具体规定,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部门牵头,工商、供销社、农资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对批发企业和零售单位分别做出相应的规定。
3、对农药经营采取进、销台帐监管。对农药购销,严格实行台帐管理,“三证”齐全,票证完备,网上登录查询,把假冒伪劣农药堵截在渠道以外。同时鼓励农民做好农药使用记录。
4、农药经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面对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儿童化的现实,存在着文化程度低、科普接受能力差的现象,可由农业、工商、供销、农资协会等部门联合负责对农药经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定期辅导、参观学习等,部门共同盖章发证,使农药经营人员应掌握必要的农药使用方法和农业技术科普知识,考试不合格的不发证,无证不能上岗,就象无证不能驾车一样严格管理。
5、农药包装和浓度配比计量单位应改进。目前农药使用的是容量为计量单位,农民看不懂也不会核算配比。为了方便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建议尽快改进包装和浓度配比,实行双重计量单位,在使用容量计量单位的同时,加上重量配比的计量单位,如多少克农药配多少公斤水等。另外,说明数字太小,很多岁数较大的农民朋友根本看不清。除了瓶、包、箱上印有小说明书外,还要配发大字号的说明书,切实解决农民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6、建立运输管理制度,做好运输记录。现代物流是现代文明的体现,但也给制假售假提供了方便,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人,导致诚信和赔偿能力降低。
7、鼓励发展农药连锁经营,大力扶持有规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农药经营企业。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应重点扶持规模大、信誉好、科技服务措施完善,助农增收贡献大,深受农民欢迎的农药经营企业,让他们做大做强,更好的服务“三农”,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
8、建立对农药包装瓶子实行回收管理的制度。目前,田野里肥袋子、药瓶子满天飞,严重污染环境。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对废弃物实行回收管理,可以实行奖励或回购的办法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
9、重新认定危险化学品范围。目前大部分农药已是低毒高效农药,不应属于危险化学品类。建议对农药经营门店不要再由安监部门办理危险化学品许可。
10、实行各种证、照只收工本费制度。不论是实行农药经营许可证还是持证上岗制度,均应只收工本费。农民不愿意看到由于实行许可收费,发生部门敛财而导致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