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料是指通过一定的化学或物理手段将速溶性肥料转变为微溶性肥料,即由速效、溶解度大的肥料变成缓效、溶解度小的肥料,从而延缓肥料释放养分的速度。控释肥料是指在原本水溶性的肥料外层用硫磺或树脂等原料进行包膜,以控制肥料释放速度。缓控释肥料的好处和目的就在于使化肥缓慢释放、延长肥效期,其推广、运用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号召,还能在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减少施肥次数,节省劳动力。
肥料本身对土壤是有益的,但一次施用过多的化肥不仅导致土壤无法吸收造成浪费,还会使土壤产生排异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业地区发生化肥过量的情况下,缓控释肥产业成为中国肥料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然而,在缓控释肥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和误区。专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研发长期释放、稳定性强的产品。这就需要以复杂的工艺和成本较高的材料制作包膜。但中国的缓控释肥主要用于大田作物,因此如果发展仅追求长效缓释而不考虑成本问题,产业就无前景可谈。另一方面,只要避免一次性施用过量的肥料就可以大大减少对土壤的伤害。化肥在土壤中溶解后,肥效仍在持续,例如尿素在水中泡两分钟就溶解了,但它的肥效至少可以延续四周。缓效肥料的目的是缓慢释放肥效,并不意味着需要让尿素在四周的时间内溶解。因此,缓控释肥只要延长肥效就达到目的了。缓控释肥生产商不应过分追求、宣传过长时间的缓效,而应根据国情生产适度缓效、农民用得起的肥料,切实为农民的利益着想。
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产量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是国家发展缓控释肥产业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