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的确,我们无法代表国家去和美国谈贸易,也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去研发最前沿的科技。普通的、平凡的人们,难道就无法为祖国做出点事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3个故事。
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荷兰。依靠着强大的商业和航运业,阿姆斯特丹集中了全世界最多的金钱。各国的国债、各块大陆上的企业票据都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实现自己的价值,世界银行业因此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加上强大的毛纺织业和造船业,在其他国家都还深陷迟钝麻木的泥潭的时候,荷兰人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荷兰人坚信:资本没有国界。
但是强盛的国家从来不缺敌人,英荷战争开始了。当双方在海上激烈交火的时候,荷兰人给全世界表演了一场行为艺术——英国方面为战争发行的特别债券,居然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市场上发行,还因为超高的回报率遭到了荷兰人的疯抢。既然资本没有国界,哪个荷兰人还会记得自己的国家正在和英国打仗?
英国人就这样借着荷兰人的钱,买来了荷兰的小麦和军火,打赢英荷战争。1780年,英国突然宣布停止兑付荷兰人持有债券的利息,造成荷兰金融市场上的债券崩盘。战争结束后,英国低价收购了这些崩盘债券,彻底摧毁了阿姆斯特丹的金融霸权,无数荷兰人血本无归。荷兰人就这样把世界送给了英国。这时的荷兰人才明白:资本确实没有国界,但是资本家有祖国。
你看,我们能给祖国做的,是时刻坚守祖国至上的信念。
我有幸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工作过。时任基地司令员的徐洪亮少将,是祖国航天战线上的著名英雄。1992年3月22日,长二捆火箭发射失败,火箭在发射台上喷出大量剧毒浓烟,携带的3000吨燃料随时可能爆燃,威力足以炸平整个发射场。在火箭自毁前11秒,他冲进发射阵地,断掉了火箭主电源,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卫星,也保住了中国航天的声誉。他在一次大会上说:“航天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火箭的绝对安全,我们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多奉献一点,都是值得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官兵们都是可敬的。他们可敬在大年三十晚上11点下班,吃顿饺子,初一4点又要起床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可敬在他们在零下37度的户外操作设备的时候;更可敬在火箭发射时连续30个小时不能睡觉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就这样,用自己的双手,践行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铮铮誓言。
你看,我们能为祖国做的,是身处逆境依然坚守初心。
2018年,我专业担任总社机要通信员。在岗位培训时,国办的一位领导说,机要交换工作其实是“水下推舟”,出力总在幕后;机要交换工作也是“守株待兔”,不知道什么时候任务会来,所以要一直坚守。我们机关服局已退休的老交换员张晓钰,自总社恢复成立起,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2年。在他工作的日子里,多少个周末,多少次家人需要他的时刻,他都要忙碌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22年来,他交换了两万多封机要件,收发了十多万封普通信件,无一差错,总社机关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交换单位。2010年,他在交换的途中突发心梗,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那些文件安全送回单位了吧”。刚入职时,我向他询问工作的秘诀,他说,要把每一个终点当起点,把每一个起点当终点。我当时没有听懂,只是礼节性地回了一句感谢的话。当真正走上这个岗位上后,通过日复一日的交换工作,我才逐渐体会到:只有把起点当成终点,才能保持对工作的敬畏感,只有把终点当成起点,才能保持工作的责任心。机要交换员的工作都是平凡的,但对平凡的坚守和执着,正是我们普通人的职业操守和高尚追求。
你看,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
五千年中华历史,曾有过辉煌,也曾有过坎坷。在这片热土上,有无数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为了“为祖国做些什么”这个念想,前赴后继,付出了我们这个时代难以想象的代价。今天,作为祖国螺丝钉的我们,也应该多几分淡定从容,多几分沉着冷静,多几分思考主见,少几分迷茫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