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8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进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全域流通是新时代供销社的重要担当
——关于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的任务思考与探索
□ 杜江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思考与探索实践中,必须紧紧抓住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培育生产和流通的龙头企业,丰富农业产品市场供给,必须紧紧依托重大发展项目,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供给质量。

    一、善用合作经济优势,培植新型产业龙头企业,抓好乡村支柱产业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总量。

    湖北省秭归县素有“中国脐橙之乡”之称。然而,受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脐橙种植无法在秭归县境内全域覆盖。为让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百姓整体不再贫穷,当地选择了支持发展茶叶生产路径,县内5万农户突破性发展12万亩茶园。

    为扶持当地茶产业快速发展,针对秭归县制茶品种单一、采茶期短、品牌名气小等制约因素,秭归县社从围绕茶叶提档增效入手,于2016年9月,引进湖北省茶业协会会长单位、湖北省社社属企业宜红茶业公司,通过股份合作,重组当地茶业加工企业,成立秭归宜红茶业公司,形成规模种植、精细加工、品牌营销的产业链一体发展格局,茶农增收有了新的机遇。

    秭归宜红茶业公司在县内8个乡镇建成7个茶厂和1个包装厂,装配现代化生产流程线14条,配置制茶设备180多台套,形成红茶年产能1万吨。同时,该公司在5个乡镇引种5个国家级优良茶叶新品种,建成自有茶叶种植基地3个1000亩,建管示范基地8个,面积达10000亩,推广新品种栽植,改良品种结构,推广新培管技术,改进修剪技巧,组织茶农进行培管技术和采摘技术培训,引导茶农进行管理品质升级。2018年3月,秭归宜红茶业公司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华农大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到公司所属茶厂巡回跟班指导,现场指导示范制茶工艺,进一步提升宜红茶的口感品质和商品属性,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

    为推动茶叶的规模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秭归县社积极发挥领办专业合作社的职能作用,组织专班指导各产茶区的茶农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先在两个乡镇开展试点,投入引导资金150万元,吸引500多户农民参与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得到茶农的及时响应与争相入股,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种植积极性。

    二、善用信息纽带优势,织密供销电商网络平台,抓好乡村物流产业发展,拓宽农产品全域流通渠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了新的部署,提出了基层社的恢复工程和振兴工程,探索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领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

    对此,秭归县社引入供销e家电商公司股权投资,与本地市场经济主体合作成立秭归供销山水龙城电商公司,打造县域供销电商网络平台。

    项目启动实施以来,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引资入股、引智驻镇、引农上线”,建成全国唯一的“供销e家山水龙城电商小镇”,得到中国供销电商发展联盟授牌。供销e家运营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营运,实体店铺和电商网店进场入驻,乡镇供销电商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社结网运行,电商物流的“供销巴士”串联乡村,及时便利的配送服务深受边远山区农民的真正拥护,供销电商打通了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选交通、选产业、选能人”的三选标准,秭归县社选择在人口流量大的交通便线、产业发展好的主导片区、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才中,一次选择156名电商业主进行免费培训,扶持建设126家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给予店招标牌、电脑设施、仓储货架、货运车辆等免费配置,给予零使用费的平台支撑,让基层供销电商业主轻资产起步经营,达到电商促流通的预期效果。

    电商项目的建成有效破解了秭归县社发展的三大短板,一是破解了资金短板。利用新网工程项目投入,撬动社会资金的跟进,乡村电商服务站越来越多,供销基层网点越织越密。二是破解了信息短板。电商发展刺激了供销信息整合,城乡农产品贸易信息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是破解了销售短板。与供销e 家电商平台和供销物流巴士对接,线上线下运行,全网流通采购,供销合作经济成为流动于乡村的“诺亚方舟”。

    三、善用城乡桥梁优势,谋划全面协调发展项目,推进三次产业融合,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质量。

    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触角广泛、业务布点跨度大。如何发挥企业间城乡桥梁作用,服务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大局,是供销合作社在改革进程中思考的又一新课题。

    把市民引到农村。去田头看茶叶、去基地看工厂、去乡村看农俗,让游客在乡村漫步中欣赏农业产业的发展变化,在产业链上卖旅游,推进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经过反复策划,秭归县社提出了建设茶旅融合旅客综合体项目的设想,利用社有企业在城乡综合布局的结构优势,抓住城区精制茶厂和乡村粗制茶厂的建设机遇,把茶叶文化展示和游客公共服务融合一起发展,招引市场主体投资并承担风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由县社主导服务的茶旅融合项目被列入到县级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摘牌和规划设计工作。秭归茶旅融合项目包括宜红精制茶厂1个、游客集散中心综合体1个,规划总投资1.48亿元。其中,精制茶厂占地面积20亩,规划建设加工厂房和包装仓库;游客集散中心综合体占地90亩,规划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民俗文化广场、茶文化展览馆、民宿酒店和全民健身中心等。

    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新时代,秭归县社坚持绿色产业生态发展、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创新资本合作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抢抓项目兴社机遇,重构自身建设新实力,在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任务思考与实践探索中,有了新的作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作者系湖北省秭归县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副主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