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趋势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邹平座:    

普惠金融的发展必须依托科技金融

    普惠金融的发展必须依托科技金融,没有科技金融的普惠金融风险大、作用小、效率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三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贷款管理边际成本高、风险管理水平低三个问题,金融科技能够较好解决这些问题。金融科技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科技创新将逐步应用到金融业务各个领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  郑醒尘:

中小银行在金融业转型阶段面临更大压力

    当前,中小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宏观形势偏紧、同业竞争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等挑战与机遇。从国际经验教训看,中小银行在金融业转型阶段面临更大压力,规模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中小金融机构应对不当,则会面临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需要避免短期行为、避免资源错配、重视竞争优势。应从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兼顾利润和风险问题、创新组织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  杜晓山:

应科学制定鼓励金融扶持小微的相关政策

    针对“大行抢夺中小银行优质客户资源”的质疑,建议增加政策的梯次性和金融统计的规范性、准确性。例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崮建议,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对10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下和5万元以下的三档小微贷款利息收入给予梯次性所得税减免政策。

    农信社改革不应“一刀切”,这一论断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我国国情是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大国,政策要因地因社制宜;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改革模式,有不同的利弊得失与适用性,机构的成败重要的是在治理结构、风控能力、机制和责任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何广文: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面临三大挑战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银行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域,农村中小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二是服务对象,短期内低利、微利甚至无利性,宏观上、整体上的社会有利,甚至具有公共和准公共物品属性、效应外溢;三是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生产体系的构建,金融机构传统的服务方式、服务产品可能失效。

    基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的五大趋势: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手段;在促进乡村信息化基础上,创新更多地基于产业生态圈、产业金融生态圈的打造,通过产业链金融服务来实现;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与保险、期货联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PPP模式将在乡村振兴项目融资中发挥主要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