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引向深入的大背景下,农商银行如何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推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转型发展挑战性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要切实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把“三农”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是其经营宗旨和服务方向,农商银行成立60多年来,在对农民、农业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业务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品牌价值基础。
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农商银行在支持“三农”中又存在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从自身劣势分析,一是收入构成单一,利润主要依靠利息收入和同业往来业务,中间业务和投资收益比重非常低。二是员工老龄化,素质相对较低,竞争服务意识差。信贷人员依然存在新老交替有断层、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以及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部分员工难以快速适应金融现代化的要求。三是绩效考核薪酬奖励机制尚不完善。薪酬激励点不够,时效性不强,透明度不高,以岗位评估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和以业绩为导向考核激励体系不健全。考核激励缺乏横向和纵向正确比较,容易造成不合理不公平的感觉,考核的正向和负向结果兑现不到位。
深刻理顺转型发展新思路
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作用。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农商银行要坚决履行上级党委方针政策要求,从高度的政治大局出发,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讲团结。要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要纯正、经营作风要稳健、工作作风要扎实。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严肃组织生活。严格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规定,把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规范党员日常管理,强化纪律意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做合格党员。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党管企业的方针,真正把品德好、政治过硬、业务素质强的人选拔出来,打造过硬支部。四是进一步规范“四会一层”职能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章程等制度、规定的要求,明确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形成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重视业务拓展,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一是转型发展要讲求差异化。一方面,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由传统的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总量上的增长和经营绩效的全面提高。从传统的全业务粗放式经营模式转化为专业化竞争,将某一特殊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银行价值链中分离出来,通过专业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资金需求和运营成本,凭借创新的金融手段转移、分散风险,以提高资本杠杆,终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和更快的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注重差异化的客户市场细分。实行“错位营销”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未来,农商银行要扬长避短,保持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优势,注重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路线,集中自身的优势与资源,针对客户推出个性化优质化服务,满足其全方位的需求。要围绕农村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适时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服务品种。同时,借助支农资金的“杠杆”效应,合理引领农村经济向“现代化、专业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打造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平台。二是把握好“支农、支小、支散、支微”主阵地。农区农业生产方面,注重第一还款来源,重点扶植蔬菜种植、牲畜养殖、林木加工等风险系数较低、贷款资金使用周期较长的小额农户贷款,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微企业经营方面,坚持贷款不垒大户,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步伐,牵住资金供应的“牛鼻子”,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积极践行“绿色金融”。信贷扶贫方面,变“大水漫灌”为“滴灌”,找准扶贫资金需求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行帮扶,逐步探索“地方财政+担保平台+扶贫对象+授信银行”的贷款模式,协调创建切实可行的产业脱贫项目打通信贷资金投放链条,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扶持农民脱贫致富。
重视队伍建设,炼就提质增效硬实力。定编定岗和公开竞聘相结合,优化人员配置。综合考虑业务发展及整体人员需求,合理确定岗位、编制。依据基层网点地理位置、存贷款规模、服务人口、业务发展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网点人员数量。对重要部室岗位实行公开竞聘上岗,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效率。精简机关人员,定责任、定薪酬,充实基层网点和营销一线。给予业务技能、文明服务、贷款营销等方面突出的业务能手、服务明星、客户经理等员工晋升空间。分级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激发工作热情。通过加大自助银行建设和电子机具布放力度、整合网点布局、优化业务流程、后台业务集成等措施,释放更多的网点及后台人员充实到一线营销队伍,引导员工由“柜面向营销、全员向市场”的方向流动。通过强化员工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畅通营销渠道,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一线营销人员积极性,不断提升点均、人均效能,实现经营利润化。绩效考核与末位淘汰相结合,倡导选贤举能。要加快完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实行末位淘汰机制,进一步优化中层管理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业务结构,选拔一批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带头人。
重视风险合规,实现业务稳健经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合规从高层做起”,“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参加相关活动,为员工做好表率,为培育合规文化、加强合规管理发挥示范作用。二是发动全员参与。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合规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合规意识,促进全员实现由“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使合规理念真正渗透到各业务条线和一线岗位,改变合规文化培育“上热下冷、沉不下去”的问题。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学习热情,做到不漏每一个业务条线、不漏每一名在岗员工,争取百分之百的活动参与面。三是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把各个步骤、环节抓细、抓实,明确开展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让每一位员工心里都有一张“明白纸”,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提高员工的参与度,防止“走过场”“大呼隆”,确保各项活动扎实开展、取得成效。恪守和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是银行业法定的经营规则,回归“理性”经营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