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传播面更为广泛,当前,农商银行(农信社)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应切实做好舆情管理,努力把握舆论导向,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抢抓舆情管理先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事前防备上下功夫,注重日常正面宣传,主动与本地媒体及金融媒体沟通,积极宣传经营成果、特色业务、公益活动等,传播正能量,抢占舆论战线高地;在预警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全面的舆情监测体系,建章立制,明确每个机构、部门和员工的责任,使网点都是“监测站”,员工都是“监测员”,有条件可借助第三方舆情监测管理平台,多方下手,形成合力,确保负面舆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在预判上下功夫,将舆情管理融入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如对需要公示的信息、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事先充分沟通,预测是否可能引发负面舆情,打好提前量,做好应对策略,争取舆情管理的主动权。
力抓舆情处理战机。新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很可能让负面舆情无限传播,应充分利用“黄金时间”,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第一时间积极回应,主动联系沟通,特别是针对网络舆情,可运用留言、回帖等方式表明态度,有效引导舆论走向,为合理解决、平息事端打下基础;第一时间核实信息,对于失实、夸张的报道,立即联系信息发布者,要求撤回报道并予以澄清;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已经核实引发舆情的事件,迅速联系相关业务、法律、保卫等部门,权衡解决方式,立即决策处置,防止事态扩大;第一时间报告请示,在本行快速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单位请示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和指导,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将负面舆情对业务经营的影响降至最低。
紧抓管理提升时机。舆情管理急在“战时”、重在“闲时”,应通过学习培训、模拟演练、制度完善等方式,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加强专业培训,目前农商银行(农信社)大多未设专职的新闻发言人和舆情管理员,应争取机会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并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强化认识绷紧舆情管理这根弦;注重实战演练,对于客户纠纷、不实谣言、负面报道等引发的各类舆情,针对性开展实战演练,在实际操作中,完善应急措施,检验处置预案,切实提升舆情事件处理水平;健全管理体系,严格完成上级单位部署的工作,并将其作为改进提升本行舆情管理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舆情管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闻主管部门及主流媒体的支持与帮助,有效引导舆论,确保不发生重大舆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