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罐好春茶的品质秘密
—— “小罐茶春茶360°探秘之旅”见闻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3月28日至29日,在全国春茶上市之际,茶周刊记者受邀随小罐茶“小罐茶春茶360°探秘之旅”记者团,来到地处黄山腹地的黄山徽州区富溪乡小罐茶黄山毛峰两处厂区。从云雾缭绕的高山茶园、制茶大师的一嗅一品中、精益求精的拣剔把关中,体验采茶、制茶、品控、生产的每个环节,见证了一罐好春茶的诞生。

小罐茶七八斤嫩芽制成一斤干茶

    富溪乡是黄山毛峰的发源地,一直是历史名茶黄山毛峰的正宗产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山毛峰茶国家标准制定主要起草人谢四十大师和小罐茶工作人员一道,对小罐茶黄山毛峰的采摘嫩度、品种等制定了标准要求,并在现场为探秘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采摘示范。探秘团成员也纷纷挎上茶篓,和茶农一道亲手采摘春茶。

    小罐茶黄山毛峰选择茶园第一拨初展芽叶为原料,每颗芽头都需采茶工一颗颗去找,耗时、费力。20多丛茶树,200多颗头拨嫩芽,才能做出一罐茶。经历了饶有兴趣的采摘PK赛之后,探秘团成员见证了小罐茶坚守核心原产地,品种、嫩度、采摘时间的标准规范之严格,切身感受到珍稀原料得来不易。但如此费心采摘下来的茶叶,不过是最初的原料。从原料到干茶,还需要炒茶、烘茶、除杂等多道工序。重重工序后,四五斤嫩芽可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在此基础上小罐茶还需精挑细选,平均下来,需要七八斤鲜叶,才能加工精选出一斤符合小罐茶标准的干茶。

机械助力大师,科技让品质更稳定

    体验鲜叶采摘后,谢四十大师带领着探秘团成员体验了一番手工炒茶的艰难。“炒锅的温度很高,要注意手法”,“这款茶得炒三次、烘三次”……谢四十大师一边讲解,大家一边体验,在接近280度的高温炒锅边,才刚刚翻炒几下,大家已感到炙烤难耐。

    市面上很多黄山毛峰为了颜色翠绿、条形好看,采用低温杀青后烘干。而谢四十的黄山毛峰坚持采用三炒三烘的传统技艺制作。他介绍说,小罐茶黄山毛峰坚持传统工艺,形似雀舌而微卷,带金黄鱼叶,充分发挥黄山毛峰的香气、滋味,保留传统正味。为什么别人放弃高温杀青工艺?因为高温杀青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芽头,很容易就炒焦了。

    但手工炒茶耗时耗力,且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怎样才能既坚守了大师工艺,又兼顾规模与效益呢?在制茶车间,探秘团看到了小罐茶黄山毛峰车间体量巨大的现代设备,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温杀青、烘干、筛选设备,不仅完美保留了黄山毛峰传统制茶三炒三烘技艺造就的品质,同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

    火候、手感、时间的掌控……制茶的每个细节都会影响茶叶品质的好坏。小罐茶与制茶大师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以往凭经验、靠手感的制茶模式,转化为可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对标准的精确设定、严格把控与科学运用,把这一道道在过去千百年里手把手教授、一代代传承的制茶“手”艺,交由更标准、更精确、更有效率的现代机械化生产来实现。

精挑细检,全链条管控高质量产品

    在小罐茶黄山工厂,探秘团成员亲自体验了一回“挑茶”:在一堆毛茶中,用眼睛紧紧盯着,用手指一根一根地拨弄着,仔细地发现不易发觉的、掺杂其中的黄片、老梗。不到15分钟,探秘团成员纷纷感叹,这种挑拣工作真是挑剔。

    对于小罐茶而言,极致化的挑拣工艺是保证洁净度的重要手段。探秘团看到的挑拣仅仅是小罐茶对茶叶精选的最后两环,加之之前的挑拣环节,每一根小罐茶春茶严守六道精选挑茶工序。每一罐小罐茶在茶园和制茶厂中都要进行鲜叶挑选、机器分级、机器除杂和人工初拣四道正常流程,进入了黄山工厂,再增加两道人工精拣。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海玉表示:“小罐茶制定了严格的茶叶洁净度标准,从鲜叶采摘到最终上市,我们就是要以极高标准的品质管控,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不仅如此,为保证产品质量,每一罐小罐茶都要在鲜叶、毛茶和成品茶三阶段设置3道农残检测,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安心。

    在小罐茶黄山工厂,一位探秘团成员表示,这里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茶业制造的印象!大家看到:行业第一条茶叶全自动化铝罐罐装生产线高效运转着,充氮保鲜设备有条不紊地向每一个罐子注入“鲜活的养料”(大红袍、普洱、白毫银针、东方美人除外)。茶叶就是在各项检测和把关合格后,来到这条生产线上进行罐装,最终成型,送达千万消费者手中。据了解,小罐茶黄山工厂先后通过了全球领先认证机构SGS的审核,并顺利取得了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引进了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以全链条的品质管控保障食品安全,守护每一罐好春茶的诞生。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总结道:“中国茶有三种,一种是农产品的茶,无品牌、无标准;一种是文化品的茶,高高在上,远离生活;而小罐茶希望做消费品的茶,这意味着必须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所以,我们对标准的坚持和对品质的追求一直是最重要的事。”

“开启并引领中国茶业的现代化”

    自诞生之日起,小罐茶便以“开启并引领中国茶业的现代化”为使命,通过大师监制、严苛标准、全链条的品质管控,竭尽全力为保障茶叶品质稳定性,让更多消费者可以品尝到一杯好茶。同时,小罐茶做了创新性的战略布局: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前者聚焦茶叶工业化课题,为茶叶工业化、智能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后者主要是通过创新,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产品。

    为进一步发力和探索茶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路径,参照工业4.0标准,小罐茶正黄山开工建设全球首个茶叶工业4.0智慧工厂,携手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导者西门子等,推动数字化融入生产制造过程,比如智能仓储系统、柔性生产(定制化满足)等。该项目预计2019年底完工,2020年5月份正式投产运营。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表示:“与现代化接轨,中国茶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罐茶的出现给茶行业带了新的气象。这次的春茶360°探秘之旅,让我们更加透明地看到小罐茶背后对标准化的探索和对品质的恪守。希望这是一个新的开端,能让中国茶真正地走入现代生活。”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目前中国没有一家有品牌的茶企能够来代表中国茶这张名片。小罐茶在这个节点上出现,证明它是一家有情怀、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企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