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商进村要跨“三道关”


    电商进村深刻改变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逐步释放农村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对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电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来看,电商进村仍需打通“三道关”。

    一是“物流关”。农村快递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城区,乡镇农村地区相对较少,农村收派件成本高、利润低,也导致一些快递企业不愿意经营乡镇业务。对此,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对快递公司开展农村地区快递业务按业务数量进行一定的补贴;另一方面,要创新方法整合资源,有效解决物流配送成本高,县级物流代理“散、低、乱”现象。

    二是“人才关”。“农民不懂电商”正在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发展电商所需要的营销、运营、设计等技术人才,在农村都存在很大的缺口。通过免费培训,帮扶农民尤其是贫困户通过电商产业链就业创业增收,对乡镇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轮训,为贫困村培育电商带头人,是补齐农村电商人才短板的有效抓手。同时,应建立健全农村电商人才的引进机制,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从体制机制上为农村电商人才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条件和氛围。

    三是“质量关”。电子商务进农村不能只解决工业品下乡,更要做大农产品上行。现实中,农户往往缺乏品牌培育意识,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大路货”多,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少,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经营中就很难规避退换货带来的巨大风险。让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质量标准、品牌知名度等深层次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尽快由低水平的同质化价格竞争,向更高水平的品牌竞争转变,实现以质取胜。

    通过上下左右齐心协力、砥砺奋进打通“三道关”,农村电商就一定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郭山观  辛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