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新疆农村信用社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市场低迷、兵团深改、政府债务清理、存款下滑、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影响,新疆农信社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动全疆农信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与此同时,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创新、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时,如何更好地深耕本地,立足当地,服务县域,服务小微,布局未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以客户为中心,深耕本地市场”为我们诠释了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为客户服务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我们要以此来确定各级机构和流程的责任,从内到外、从头到尾、从上到下,都要以这一条标准来进行组织结构的整顿和建设。
坚守定力 服务城乡
农信社的竞争力,就是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中存活下来,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疆有105个县(市、区),854个乡镇,8921个行政村和1200万农业人口,这片蓝海恰恰是我们大有可为之地。立足县域,服务城乡,让客户认识到农信社是他们真正的盟友。
优质服务 创造未来
“不忘初心,回归本源”,客户的要求就是服务好、价格低且要快速响应需求,这就是客户朴素的价值观,这也决定了农信社的价值观。但是服务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往往意味着高成本和高价格,客户又不能接受高价格,所以农信社要做到服务好、价格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客户只有获得服务好、价格低的产品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合作伙伴又能快速响应需求,才能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农信社的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与客户沟通,认真听取理解客户需求。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我们要永远保持谦虚,洞察未来,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从客户视角定义解决方案的价值主张,帮助客户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客户实现成功,客户才有可能把农信社当作“问计的对象”。
经过近几年的洗牌,过剩产能经过消化处置基本消亡,经济有望保持长尾效应的平稳性,不良也已得到基本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完成人才储备及对公信贷业务的结构调整和流程梳理,为经济全面复苏前储备部分资源。
科技创新 提升服务
美国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客户与银行的接触频率,手机每月达20-30次,ATM是每月3-5次,网点是每月1-2次,中国的数据更加惊人。现在银行营销的接触点在哪儿?在手上,不在网点。尤其是零售业务更应从关注线下到关注线上。客户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银行应加速移动银行的发展,在掌握客户信息基础上,主动授信,稳住老客户,开拓新客户,可基于信用获得个人信用额度,额度内贷款自主操作、实时到账、无需担保、利率优惠,如果客户有抵押物,可增加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