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因梦想而精彩
——致敬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
□ 本刊编辑部

公司总经理刘新安、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副总经理王双如获评“湘茶集团30周年奉献人物”。
白沙溪经销商熊志伟、唐勤强、贺国旗、李放林、姚龙飞、张聘金获评“湘茶集团30周年最佳战略合作伙伴”。
肖益平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公司员工杨建叶、王锟荣获30周年优秀征文奖。

    2018年12月18日,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因梦想而精彩”为主题展开。

    1988年—2018年,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过了30年!

    30年,湘茶集团从潇湘之滨白手起家,30年的跨越式发展,湘茶已成为一家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30载韬光养晦,湘茶致力打造多茶类优势,白沙溪、湘益、臻溪、君山、古丈、碣滩、潇湘茶、洞庭……正在成为中国茶业品牌新标杆!

    三十而立,湘茶随着时代的脉动而生,见证了当代中国的精彩跨越,也使改革开放的精神一开始就融入到湘茶的血脉筋骨;三十而立,峥嵘不忘初心,新时代,再启航,湘茶人朝着光荣与梦想,仰望星空,砥砺远行。

    年会上,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安,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副总经理王双如作为30周年奉献人物上台领奖;白沙溪经销商熊志伟、唐勤强、贺国旗、李放林、姚龙飞、张聘金作为最佳战略合作伙伴上台领奖;肖益平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30周年征文颁奖典礼上,公司员工杨建叶、王锟获得优秀奖并上台领奖。

我与公司共成长

 □ 杨建叶

    1965年元月,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正式命名。那年,我出生了,我是白沙溪人。

    我们祖孙三代都在这里成长,父亲1962年调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工作,先后为我们姐弟4人取名为建枝、建叶、建兴、建林,代表一棵大树从此开枝散叶,兴旺成林,也是希望自己所工作的工厂会一直兴旺发达。

    现在,我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扎根在此,与白沙溪共成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出众的才华,只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1981年12月老爸退休,我顶班进厂,成为一名白沙溪茶厂职工。当时还有点不情愿,因为我想去当一名老师,认为老师很受人尊敬,可进厂后我才知道工人的好。那时工作生活没一点负担和压力。工作上完成了任务,思想上不放松,就是好职工。我在车间一干就是13年,压制、筛分、包装都干过。上班就抓紧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下了班就做做家务、跳跳舞、唱唱歌、写写毛笔字。

    1988年,白沙溪产品获得中国食品博览会金银奖,“黑砖”茶获得金奖、“花砖”茶获得银奖。那一年,我的儿子也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新一代的白沙溪人。

    1993年分配到“青砖”生产任务,在车间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抓紧生产,到处看到的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生产第一”的标语。因为工作干得好,那年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正式党员。曾记得,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在厂务公开栏张贴,题目为《车间里的一团火》。写的是我们的车间主任就是一团“火”,带领我们积极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当时我是车间记录员,吃完晚饭我就把只有几岁的儿子锁在家里,拿些小人书、零食等安抚好他后就去加班,等回家他早趴在床上睡着了。看着儿子的睡颜我也会感到有点心酸,但对工作的责任让我没有办法顾及全面。

    1997年香港回归,老厂也第二次恢复千两茶踩制,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压制“普、天、同、庆”茶。

    2007年5月18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我很骄傲成为其中一员。不仅能按时发工资,还有“五险一金”做保障,所有福利待遇都能到位,白沙溪人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记得年轻人常问我,你在一个地方工作这么多年不厌烦吗?我说:习惯了,也爱这里。我情愿做一杯陈年老茶,心境继续升华,希望越陈越香。

(作者系白沙溪办公室职员)

我的白沙溪梦

 □ 王 锟

    初识白沙溪还是在学校的时候,白沙溪茶厂来学校招生,我们茶学专业10多个同学去茶厂参观。由于路途遥远,中途便有同学下车了。余下的我们又历经5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下车后,看到眼前偏僻的环境,不少同学都感到了失落。随后,学姐带着我们参观了公司,公司领导也亲自与我们座谈。蕴含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对白沙溪的第一印象。

    第二次来白沙溪是公司通知正式上班,我们一行3个同学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到公司报到。报到完学姐带我们去宿舍,开门的那一刻,内心是低落的。宿舍很简单,放眼望去,只有一张床、一把凳子、一个电灯泡。无疑,当时的白沙溪茶厂是“贫穷”的,学姐带着我们去小淹镇购买生活品,路程有5里路,非常不方便。晚上,厂里一片漆黑,我们几个年轻人一起爬到公司楼顶,点着蚊香,扇着扇子,聊着白沙溪的点点滴滴。兴奋之余,更有种知识青年下农村的味道。

    正式上班后,首先是长达1个月的车间生产实习,三个车间各个工作岗位都要学习。赶上千两茶开踩,我们又干起了搭千两茶晾制棚、拖千两茶原料的活,头顶着太阳,冒着酷暑,着实体验了一回劳动的艰辛,也让我们学到了生产上的一些实实在在的经验。

    慢慢的,生活归于平静,开始的新鲜劲儿过去了,我的两个同学也逐步萌生了退意。他们认为茶厂偏僻、业务不景气、生活条件差、看不到发展方向。可在我看来,正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我坚持了下来。

    2009年8月,我被分配到了公司销售部,从事销售部文员的工作。9月,安化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黑茶之乡”,白沙溪建厂70周年厂庆以及“中国黑茶文化节”活动同时举办,小小的白沙溪茶厂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经销商及爱茶人士2000余人,了解安化黑茶、了解白沙溪的人越来越多。

    2010年,公司领导前瞻性地参加了中国上海世博会,公司全力推进宣传,品牌形象得到大步提升,白沙溪迎来了快速发展。

    2011年,感谢公司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我也正式开始了销售工作,主要负责江西、河南、福建市场。从一无所知的大学青年正式踏入销售队伍,走在了市场销售的第一线。通过自己的努力,特别是销售前辈的鼓励与支持,不断地成长进步,市场销售、网点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4年,区域进行调整,我又负责起了山东、河南、福建市场,销售量及工作量也有了很大提升。作为白沙溪样板市场的山东,强大的团队建设、稳定的专卖店体系,如何进一步的提升销量以及市场占有率成为新的难点。通过和山东营销中心的紧密协作,特别是公司“厂商价值一体化”政策的适时出台,让我们的市场发展更加稳定,销量得到逐年提升。

    总结在白沙溪的几年,在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团队建设、产品质量稳定,宣传推广有序推进。作为新一代的白沙溪人,我们的归属感和企业利益大于一切的意识也不断加强。每次出差和客户沟通,一提到白沙溪茶厂,客户的态度都是充满了敬佩以及信任,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豪,同时更加珍惜这个平台。

    《白沙溪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是今年白沙溪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一篇文章。确实,领导的信任与放权,同事们的积极向上、携手合作,形成了新一代白沙溪的企业文化。心怀感恩,不断进取,在白沙溪的这些年,内心是感恩的,虽不善于言谈,性格相对内向,但是自从大学毕业,10年风风雨雨,依托白沙溪平台,我们也从大学的稚嫩逐步转向成熟,个人修养、业务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同时,白沙溪也赋予了我们很多的回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10年时间不走弯路,跟着白沙溪干,精神、物质水平都不断提升!白沙溪的不断壮大,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感恩白沙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拼搏,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白沙溪。“让世界爱上白沙溪”,白沙溪人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信心百倍!

(作者系白沙溪销售部副经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