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将至,武夷山茶企外出推介茶叶忙得不亦乐乎。近日,武夷山90后退伍军人原泉上午忙着手工包装茶叶,下午便风尘仆仆驱车赶往福州。
这样忙碌的日子对于原泉来说,稀疏平常,原泉也在忙碌中感到创业的艰辛与快乐。
返乡自主择业 从心热爱武夷茶
25岁的原泉,从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到泉州某海防部队服役。在履行公务中,他因公受伤,难以继续服役。2016年,他退伍返乡。出生在武夷山下,从小喝茶长大的原泉,对武夷岩茶十分热爱。这些年,武夷山市加大茶旅宣传力度,武夷岩茶知名度越来越高,原泉在父母及朋友支持下,决定从事岩茶生产、销售,开启了自主创业之路。
创业后不久,他就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成为武夷山90后新锐茶人中的一颗新星。
原泉利用祖辈创下的茶山资源,在武夷山环岛西路开设店面。注册了武夷山金袍冠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并以“金袍冠”作为注册商标。
为方便推介,原泉多次驱车,连夜送货上门,兑现承诺。如此奔波,辛苦不言而喻。但他从不抱怨,在客户面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随着他的口碑越来越棒,他的茶叶生意圈也不断扩大。开业以来,小原带着自产的“金袍冠”岩茶,走南闯北,到各地推介。他还让“金袍冠”走出国门,到日本进行推介。武夷山有5000多家茶企,年产岩茶2万多吨,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小原凭着优秀的茶叶品质和有口皆碑的人品,在武夷山茶界发展壮大,所产茶叶没有库存积压,实现良性经营。
一丝不苟细琢磨 守住品质客自来
在经营茶叶的过程中,小原渐渐感觉到自己对茶叶基本知识的了解还很少。为尽快实现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他利用空余时间,翻阅茶学专业书,参加武夷山各种茶叶生产培训班及斗茶赛,向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老师等前辈请教武夷岩茶制茶技艺,与茶友广泛交流,提高业务水平。
小原说,提高武夷岩茶市场占有率,主要看内在品质,以质取胜。从制作到包装武夷岩茶的每个环节,但凡出现一个小差错,都有可能破坏岩茶内在品质,进而影响茶叶销售。如今,武夷山绝大多数厂家都采用流水线包装岩茶,半小时即可包装2.5公斤茶叶,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这也导致了流水线包装的武夷岩茶出现茶叶分量不均,包装袋棱角不分明,甚至破坏茶叶外形等弊端。为规避这些弊端,小原坚持手工包装。他说,这样做虽然费工费时,1小时只能包1公斤茶叶,但手工包装的岩茶,每袋分量足,茶叶外观不被破坏。小原还善于掌握茶客的心理,先后尝试制作大红袍、肉桂、水仙等10多款包装茶,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作为年轻的退伍兵,小原意志坚强,做事雷厉风行,做茶坚持一丝不苟。目前,他正潜心苦读备考高级评茶员。谦虚的小原认为自己还年轻,应当以事业为重,必须不断充电,从各方面提高自己业务素质。
(熊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