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2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信合的守护者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杨光星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双绿色的手,那是一双播撒希望和创造文明的手,一双承载历史和开拓未来的手,一双扶危济困和传递幸福的手。这双手,就是信合人的手。

    与信合邂逅,还是在懵懂的儿时。每年,村里的广播都会通知乡亲们到村长家去取款,满屋子的人很是热闹。那个开票发钱的人,和大家说笑,非常亲切,很受乡亲们欢迎。父亲告诉我,那个人就叫“信贷员”。从此,“信贷员”这几个字和那个亲切的印象,就留在了我幼小的心底。

    上学时,学校旁边就是信用社,那双绿色的手,无论春夏秋冬,都日复一日地高举着。这双手,给了我美好的回忆和憧憬;这双手,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追求。

    2008年,我有幸成为一名信合人。在基层社工作期间,我以一名信贷员的身份与广大劳动人民接触,让我获取了无尽的精神营养,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记得有一次,我和主任到贷户刘大爷家催收贷款,那日正迎来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夹雪,道路泥泞不堪,走几里路就推一次车,衣衫鞋袜全是泥水,30多里的路程,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推开刘大爷家的屋门,他正蜷缩在炕头大口地吸着烟斗,刘大娘盖着厚厚的棉被,满脸愁容。原来,这场突降的雨雪,把他们家近200亩水稻都捂在了地里,小型机器进不去,大型机器找不到,全家人只能手工收割,不到一天的功夫,老两口双腿已被冻得不能行走,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糟,全家人似乎陷入了绝境。

    我们顾不上雨水淋湿衣裤,就直奔稻田。眼前那一大片金黄的稻穗在雨雪中低着头,刘大爷的儿子儿媳疲惫的身影在稻海中显得那样渺小。主任开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寻找大型收割机。路太远还不好走,没有人愿意来。情急之下主任又拨通了一个电话:“我是××信用社主任,我的一个贷户水稻被雨雪捂在地里,老人急出了病,儿子儿媳还在雨中用镰刀收割,请你一定要帮这个忙,费用我先替他们垫付,如果你想多要点费用,由我来出,我们信用社说到做到!”主任的一席话打动了电话那头的车主,一台大型宽式链轨收割机即刻启程。

    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收,刘大爷家的水稻除小部分浸水损失外,其余均已收割完毕。但由于水稻水分太大,没人敢收,看着到手的粮食,刘家人又陷入了卖粮难的困境。主任将情况及时汇报给了县联社,联社领导得知此事后,第二天便与当地粮库进行沟通,粮库愿意用大型烘干设备对刘家水稻进行干燥处理,并同意按市场价收购全部水稻。听到这一消息,刘老汉的眼睛湿润了……

    每每想起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我都会激励自己,要老老实实地扎根黑土地,实实在在为农户排忧解难。信用社给了我归宿感,也是我幸福感的来源。信合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正是凭借感恩之心,我们坚守在支农第一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成为信合人,我深感光荣。我爱我的信合,我愿一生守护她。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