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质量兴企 质量强企
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经验交流

    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陕西金谷配方肥科技推广有限公司配方肥生产车间一班组

    规范操作 标准作业 严格把控质量

    陕西金谷配方肥科技推广有限公司是从事各种作物专用配方肥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的专业化公司。配方肥生产车间一班组主要负责配方肥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除此之外,该小组还肩负着生产过程中计算机监控系统、掺混设备等管理维护工作。

    夯实管理基础

    推进班组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班组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安全操作过程规程及奖罚细则》,其中包括《安全文明生产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掺混配料岗位操作规程》、《挤压配料岗位操作规程》《挤压搅拌岗位操作规程》《包装岗位操作规程》《原料、成品出入库岗位操作规程》《工艺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到班组绩效考核体系中,以确保制度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成为丈量工作质量的标尺。

    创新培训形式,打造学习型班组。该班组始终将如何持续长效地保持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拉得出、顶得上的一流学习型班组作为创新培训工作的目标,利用多种形式对组员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每一名新员工从进入生产班组的第一天开始,班组就因地制宜,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同时,该班组开展针对性培训,把课堂搬到工作现场,使员工的岗位技能得到有效提高。2016年该班组实现培训14次,培训时长42小时,全员培训率和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升班组工作质量。为了建立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现场作业管理系统,该班组编制了《安全操作过程规程》,全面开展作业面的定置管理、标示管理和现场清理。在工作现场分别划分了工作区、备品备件区、设备摆放区、垃圾回收区,并按照指定流程在规定区域定置作业。

    以工作质量为中心

    标准化作业保安全

    该班组始终贯彻“以工作质量为中心,标准化生产保安全”的原则,在设备检修、调试过程中,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明晰职责,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安全生产是质量保障的前提,该班组提出“质量问题无小事,大家都是质监员”的要求,无论工作任务大小、工作职务高低,在工作中都必须相互监督、提醒。每项工作开始前,班长首先进行人员划分,让每一名人员都清楚今天的工作内容,在工作中将质量监督过程细化到每一步。

    改进、完善标准化作业程序,严格控制质量环节。为确保技改工程的施工质量,该班组主动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利用实践经验,多次与技术员进行辩论、试验,大胆提出技改方案,并得到公司的认可。与此同时,根据班组运转流程实际操作,对现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提出了建议和修订,作业程序的改进,进一步规范了生产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便于员工按要求有序作业,确保了作业质量。

    黑龙江鹤岗市石油液化气公司储配站充装班

    强技能 重安全 严管理

    黑龙江鹤岗市石油液化气公司储配站充装班始建于1989年7月。近年来,该班组以“开好头、起好步、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为建班理念,做好传承基础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诚信为先”的原则,以公司要求的“安全为天,质量为大”为指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狠抓班组各项规章制度,评优考核,实现了安全、质量和产量“三优”,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班组或优质服务文明窗口。

    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创建优质服务型班组。充装班的工作是将液化石油气通过计量秤分装到小瓶中,以前一直采用普通台秤,要求充装工的责任心非常强,不许短斤少两,还要进行二次检斤,并且只允许上限充装,还要对气瓶安全附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对充装的气瓶要记录。因此充装人员都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该班组通过以老带新,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将重点放在关键岗位上,不断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每位员工都能尽早、尽快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熟知应急处置预案,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方法;继续坚持“一岗一单式”培训方式,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学习培训效率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安全第一,杜绝违章、违规,创建安全型班组。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稳固充装班安全根基,充装班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禁令,狠抓安全生产死角,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认真落实防护措施,专人负责,实现“零事故”为最终目标。

    充装班每位成员按照岗位责任制度要求,明确安全职责,形成班组中的安全责任网络,在充装时和配合检查维修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事前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分配任务时要考虑是否能够保证安全和胜任工作,对发现的异常问题,立即组织处理,依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将情况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监管有关人员,消除缺陷和隐患,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安全生产和劳动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事故预想是保证事故处置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巡回检查是充装班必须严格执行的制度,雷打不动,定时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及时处理,防止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好巡查记录,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下去。

    加强基础工作,科学管理,促进和谐发展。2015年,该班组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抓好以劳动纪律为首的各项工作的计划、布置、落实、检查和考核,进一步发挥骨干作用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同时,该班组定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开展切实可行的形势任务教育,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为职工学习先进知识和新技术创造条件;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科学化,做好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互助;在执行制度上坚持人人平等,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真正实现把约束机制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严控成本,节约发展,争创节约型班组。充装班紧紧围绕“节能降耗”,严控成本;在节约机制方面狠下工夫,引导员工树立践行节约一滴液、少用一度电、节省一方水”的理念,确立以实现节约发展为目标,加强班组成本控制,强化全员节约意识,提倡修旧利废,降低成本,平时能自行解决的小故障,就自己动手维修解决,减少费用,共同努力做好厉行节约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山东安丘市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市场服务班组

    建立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观

    山东安丘市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市场服务班组成立于2013年2月。该班组成立以来,服务保障各类农产品交易量120万吨,交易额突破72亿元。4年创效3亿元,无环保、人身安全、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自班组成立以来,积极推动种植标准化,2013年发展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5万亩,全力支持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把安丘蔬菜做成品牌,实现产能增效;推行采收规范化,坚持走“订单农业”的路子,合同种植、合同收购;实现交易电子化,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涵盖公司运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打造电子管理系统化,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面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满足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和物流市场的需求;实现物流服务现代化,物流现代化贯穿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保证食品安全化,该班组建立了健全、严格、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班组建设,健全了组织机构,实现统一管理。班内先后成立了安全管理小组、民主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成本控制管理小组等八个班组级领导小组。为落实小组工作责任,班组相继制定了班组长述职制度、半年评议一次班长制度、班组民主管理制度、班组经营管理制度。为发挥每一名职工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量身制定岗位职责,班组相继制定了班长、副班长和班内安全监督员、质量检验员及其他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每个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为班组人员从事本岗位工作提供了依据。2013年以来,该班组参与公司质量管理专题活动15次,为争创潍坊、安丘“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安丘大姜是当地主要农产品,为解决生姜清洗用水量大和污染问题,根据在实践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该班组申请公司资金,建设生姜生产用水处理循环再利用中心,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备120台套,日处理生产废水4万立方。中心将生姜清洗产生的废水重新收集,通过固液分离工段把水和干物质分离,经过一级沉淀池(沉沙作用)、二级沉淀池(沉淀细沙),三级沉淀池(沉淀泥土),再经过过滤工段、杀菌消毒工段,汇集到清水池。工程设计采用格栅除渣、调节沉沙、斜管沉淀除泥、沙滤降浊、消毒杀菌的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GB/T18920-2002》卫生标准,细菌总数符合生产用水标准。废水处理后循环再利用率可达95%,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清洗用水全部一次性排放的模式。开创了农产品交易市场水处理循环再利用全国第一家。按照年清洗100万吨生姜计算,水处理循环工程年可节约用水14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生姜清洗过程将产生3%的废物(姜皮、姜根、姜芽等),年产生废物垃圾2.2万吨, 通过处理中心固形物分离机分离后,固体废物全部输送到市场沼气中心,产生的沼液、沼气全部再利用。原来传统洗姜方法产生的废物垃圾全部随废水排放,严重污染了周边生态环境处理中心的建设和启用,现改进后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为确保食品安全,做到源头、生产、终端可追溯性,该班组还建立了食品监管追溯体系。一是建立法人负责制,为每个业户办理营业执照,落实业户的社会责任,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夯实推广“安丘大姜”等农产品的销售基础。二是生姜农残定性和定量检测相结合,做到农残速测覆盖生姜原料每个批次,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进行定量检测,监控计划覆盖生姜成品每个批次,使市场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监管员,真正践行市场“准入和准出”。三是逐步完善二维码防伪体系,给每个业户配备二维码生成系统,最终做到每箱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编码,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原产地、农残检测情况等身份确认信息。四是逐步统一“安丘大姜” 等农产品包装,把“安丘产地”“安丘品牌”借势推广出去,提高“安丘大姜” 等农产品含金量。通过推广和宣传,“安丘大姜”走出去的同时,引进全国各地的客商。安丘作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该班组落实“安丘大姜” 等农产品生产用水处理循环再利用,推广安丘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