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波今年57岁,满头银发、身材瘦小,但是精神矍铄,身上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劲。
一说起和供销合作社的渊源,他就滔滔不绝:“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供销合作社在心里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小时候总去供销合作社买东西,那里什么都有,那时的我就想以后要是能在供销合作社工作,该有多好!”
就这样,将来去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梦想在小小的姜文波心里扎下了根。1979年,姜文波在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了供销合作社的农技师。儿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姜文波对工作丝毫不曾懈怠。
农民的“知心朋友”
“供销合作社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讲价钱’,能挑一百不驮八十。不管包揽多少、不管干啥,干就要干好。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个信念在他的工作中得到了完美地体现。
多年来,姜文波一心扑在为“三农”服务上。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论早晚、不分节假日,就是为了随时能为农民朋友提供服务。他每年下乡时间超过120天,有求必应、有需必到,为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实际问题。
下乡期间,每到一个地方,姜文波都会亲自进大棚查看。棚内温度高,进去就是一身汗,他却从不喊热;在农民的田地里,他会细心查看苗床的每个角落,并为农户示范如何科学管理。一出来就是一身泥,他却从不喊脏。他把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告知农户并督促农户及时整改,在作为农技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2016年春耕期间,各乡镇农民已经开始采购农资商品。但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农资产品琳琅满目,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鉴别,也不知道自己的田里应该使用哪种化肥。面对这一情况,姜文波耐心为农户解答,为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亲自为一些不方便的农户送去化肥农药。尤其在肥料真假的鉴别和有效含量的识别、农药商品质量好坏的识别和用药技术等方面,姜文波花的时间最多。因为,他知道农民的全部希望都在土地上,如果化肥用量过多或用的不对,都有可能让农民颗粒无收。
在保障农资产品供应的同时,姜文波还把农化技术送到了千家万户,把科学管理、合理指导、置床育苗、施药施肥等技术服务传递给了广大农户。农技下乡“服务三农”活动中,姜文波秉承着“服务大众、真情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访田间地头。每到一个乡镇或村屯,他都亲自为农户指导,亲自动手帮助农户育苗、插秧、施肥、用药,帮助他们提升种田技术。
他的努力付出,让他和农户拉近了距离,他也被农户亲切地称为“知心朋友”。
为农服务的心最真
出身农民的姜文波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爱,他知道农民一年的收入都靠土地;他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要想创收,一定要依靠科技。因此,如何为农民提供最详细、最及时的技术服务成了姜文波最重要的工作。
姜文波每年都会深入田间考察土地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科技资料,每年为农民发放科技资料就达2000余份。为了紧紧跟随科学发展农业的步伐,姜文波带领农技服务队深入乡下普及科学种植的专业知识,教授农户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要科学种田、选择良种、合理施肥施药并采用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作物质量、产量显著提高。在粮食作物不景气的时候,姜文波根据市场行情,为农户提供种植结构调整建议,引导部分农户改变种植结构,帮助农户制定种植方案,让农户增加收益。2014年,他为杨木乡村民于亚力等人提出了将种植旱田作物转为种植水稻的建议,并提出科学管理方案,使水稻每亩增收200余元。
每次姜文波在乡下都会被农民朋友团团围住。他们说:“老姜可是我们的致富领路人,每次来都帮我们解决问题,给我们带来致富的好点子。”2014年,8511农场11队姜德录的400亩水稻得了稻瘟病,一筹莫展。姜文波闻讯后马上赶去地里,实地检查后,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姜德录挽回了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裴德青年村农户200余亩白瓜要毁苗,姜文波提出了加强中耕管理、增加施肥等措施,保住了青苗;2013年由于气温异常,春季前期干旱、后期高温多雨,农作物产生了药害,姜文波适时提出了解决方法,使广大农户受益匪浅……
像这样的事情,姜文波做了很多。他经常说:“只有农户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我的心里才能踏实。”
为帮助更多农民成为懂技术的专业种植户,姜文波以电话、个人微信、农友公司微信平台等方式,仔细认真地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在下乡或下班休息时间,农户也可以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咨询。同时,姜文波还专门成立了微信服务群,方便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农户还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带动大家一起学习。每天早上6点,姜文波会准时把当日的天气预报发送到群里,提醒农户根据天气变化管理苗床和整地事宜。此外,学习的资料也会通过微信的形式发送到群里分享,让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农化知识。截至目前,他亲自走访田间地头和进行农技咨询答疑累计达1000余次。
姜文波说:“供销合作社的根在农村,农民是弱势群体,最需要我们的关怀。因为,只有‘三农’发展了,供销合作社的根才能扎得更牢;只有这样,供销合作事业才能更上层楼。作为供销合作社人,我愿意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供销合作精神能够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