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从肥料农药店员到副食品门市部负责人,从财务出纳到新罗区江山供销合作社主任,王海荣的身份不断变化,挑战一波接着一波。但是,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作为龙门中心供销合作社农产品信息员,他与农户的关系更加紧密。在他的带领下,洋畲村的蜜橘不再发愁卖不出去;在他的帮助下,新罗区农民合作社的带头人从此有了“依靠”。王海荣说:“只要是农民需要的,就是我的努力方向。”如今,新罗区的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抓手,这与王海荣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王主任,我们铜砵村许多蔬菜种植大户想组建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什么材料?要怎么办理?请教你一下,能不能帮忙办理?”“王主任,现有许多茶农想加入斜背茶专业合作社,手续要怎么办?还有,工商部门变更登记能麻烦你帮忙办理吗?”“王主任,你前段时间帮我们办理注册的无人村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在本月底举办成立揭牌仪式,邀请您来参加。”“王主任,龙池蔬菜专业合作社本月网上报税报不上去,不知是怎么回事?”……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供销合作社主任王海荣经常能接到农户、村干部打来的求助电话,而他总是热心、认真地解答。
这已是王海荣工作的常态。
初到供销合作社
1990年8月,王海荣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龙岩市大池供销合作社,安排去肥料农药店当营业员。肥料农药店一共有5名工作人员。他负责和店长一起开肥料票据并卖农药,另外3人则负责肥料仓管,凭开出的肥料票据付货。
那时,肥料供应还是价格“双轨制”,分为“平价肥”和“议价肥”两种。其中,“平价肥”是凭票购买,售价较低。除地产碳铵和过磷酸钙被送到较边远村双代店供应外,其余的肥料和农药全镇村民都要到店里来购买。农忙季节,整个店里站满了人,连店外的空地上都是人。王海荣他们又要开肥料票据、又要收款,还要拿农药给农户,这就要求速度快、还不能有差错。为此,他们常常要忙到午后1点多才能抽空吃个午饭。特别是平价肥料凭票供应是有期限的,票据快要过期时,农户就会挤着来买肥料。那时就会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快下班了就赶快整理货款缴存银行。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是看到农户满意而归,店里的货品都卖出去了,王海荣的心里特别高兴。在一天天的忙碌中,王海荣对供销合作社的感情越来越深。
在肥料农药店工作了1年半以后,王海荣被调到行政部门担任统计和文书;1993年,他兼任副食品门市部负责人半年多;1994年,他兼任财务出纳……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动,对于王海荣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王海荣很快就适应了。同时,他还响应大池供销合作社的号召,在农忙季节继续到肥料农药店帮忙,农忙过后去生活资料门市部帮忙。因大池乡(现在的大池镇)是龙岩市(现为新罗区)典型的农业乡镇,是该市粮食、烤烟、花生、蔬菜、水果等重要产地。从肥料农药店到副食品门市部,再到生产资料门市部,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动让王海荣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广大农户,也让他更加了解农业生产的情况,与“三农”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因319国道大池圩段改道,大池乡政府对大池新集镇重新规范建设并新建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开张后,大池圩热闹地理位置转移,大池供销合作社原有店面就变得比较偏僻,企业收入减少,开始出现亏损。1997年,王海荣被聘用为大池供销合作社的副主任,挑起了重振企业的重担。
2000年1月,上级主管部门新罗区供销合作社对大池供销合作社、小池供销合作社、龙门供销合作社和江山供销合作社进行改革,裁减大部分行政人员,将通过考核的行政人员合并至龙门中心供销合作社统一管理4个社,王海荣调到龙门中心供销合作社任副主任兼江山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按照工作部署,王海荣主抓企业经营管理、农资、“新网工程”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等与服务“三农”相关的工作。
从农民的需求出发
2002年,王海荣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龙门中心供销合作社农产品信息员。
作为信息员,他经常骑着摩托车下乡,甚至深入边远山村了解掌握当地农产品种养加工及营销状况。他还认真做好当地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编写好信息刊物送往乡村、送给种养大户,指导农户科学种养等,受到了乡镇干部和农民的一致称赞。
在下乡期间,王海荣还会联系种养加工及营销大户积极在福建农产品等互联网上发布大宗农产品供求信息,引来许多客商到产地收购农产品,为当地农户解决了“卖难”问题。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是柑橘种植专业村,也是龙岩市及新罗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年,特早熟蜜橘产量骤然增加,蜜橘的销售变得非常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海荣通过中心供销合作社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供应特早熟蜜橘的信息,引来了上海等地客商前来收购。一时间,田间地头的运输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常。
为了帮助洋畲村的蜜橘能够持续增产增收,在王海荣的帮助下,洋畲村村干部组建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如今,新罗区出产的特早熟蜜橘非常紧俏,还在树上就被外地客商订购了。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来供销合作社找王海荣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乡镇、村干部和农户就更多。他不但引导、帮助农户办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运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抓手。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前,都是我主动下乡联系种养加工营销大户。现在,都是他们主动上门来找我帮忙办理农民合作社的事情。”说起这样的变化,王海荣感到很自豪。
2011年起,龙门中心社管理的4个基层社通过多年减债减负,同时新建的网点也开始盈利,王海荣管理的4个基层社又复活了。2014年8月,王海荣被任命为龙岩市新罗区龙门中心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兼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供销合作社主任。
王海荣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农户的认可,他们总说:“我们很需要王主任这样既有文化,又能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干部。”这么多年,王海荣就是这样在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同时,默默地为农服务。他总说:“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根本宗旨,只要是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