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本专讲“云南茶生活”的另类“百科全书”

□ 支离子

    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却不曾喝过一杯茶;有些人喝了一辈子茶,却从未读过一本书。有人不想让这样的场景继续延续,于是写了这本《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重申茶与文字的美好。我们身处一个向传统要生活的时代,书与茶无疑是最佳也是最方便的选择。随着《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在业内传播得芬芳日益,本刊特此邀请本书的创作团队和读者,一同与广大读者分享书中一笔一划背后的故事。毕竟,有茶语书香的日子,也有助于我们教养的养成。

    从简单开始

    最近几年简约风格大行其道,也许是居住的环境改变了,又或者人的工作和生活效率提高了,于是有了简约设计。去除繁文缛节和华丽堆砌,人们发现简约营造的视觉乃至装扮都更精神更符合时代的审美了。精于心简于形,内部的充实往往完胜于虚浮的表象。

    说起关于茶叶的书籍,在茶业复兴的办公室摆着几大架子,随手翻翻都是“古董级”的知识,若非要查找资料,一般都很难去翻看,枯燥、乏味、冗长,要想深入进去不花点功夫是很难的。经过千百年的解读,茶已经不是一片简单的叶子,它裹挟了太多前人的思绪,似乎怎么说都对,怎么理解都行,这为后来者设置了太多的门槛。

    茶书,凡是要介入这个行当的都逾越不了《茶经》,一本《茶经》制造的障碍,已经不是作者陆羽的初衷。作为一部实用性的分类指南,远在唐代就已经完成了大致的茶叶饮用方法指导,发展到今天,除了茶叶加工工艺的发展导致了饮用形式有了改变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跳出《茶经》实用指南的范畴。历代文人的过度阐释,使得《茶经》在今天背离了它作为指南的初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解读。

    茶与宗教的融合,又让茶迈向了玄虚,单单一句“禅茶一味”就让人如坠五里云雾,越发将茶说不清道不明了。在茶业复兴公众号的留言区,经常接到非常多的读者咨询各种问题,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也推荐了各种工具书,但这样的效果微乎其微,因为“古董级”的知识又将他们带回了迷宫。

    作为新时代的身体“器官”,手机等智能数码设备攻陷了我们的生活,碎片化、读图时代,无论是娱乐还是阅读,手机都是离不开的重要沟通工具。有时候想让自己静一会,但坐下来手机都会不自觉的就上手了,拿在手里的书直到起身可能都还没有翻页。而现在普洱茶越来越热,要了解普洱茶,知识点很多的书比比皆是,但能够在新生代读者群里引起共鸣的书却很少。基于此,《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便应运而生了。

    在最初讨论这本书的形态的时候,让内容不枯燥是大家一致的认同。不枯燥这三个字也是在最终成书到读者手里之后获得的最高评价,打破惯有的写作方式,结合当下的阅读习惯,从板块分割就划定了它的格局。129个问题都是茶台上最常见最常问的问题,全方位从茶山、茶树、茶叶、工艺、冲泡、空间、聊天话术等方面做精准详解,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让人记忆犹新。回到最基本的常识,让初接触茶爱好茶的读者充分掌握茶台话语权。

    网络时代培养的阅读习惯与表达方式如何在纸本书里呈现,也是创作团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帮沉溺于网络的团队,熟稔使用网络聊天思维重构传播的语言,打破传统书写结构的障碍,让传统的茶叶“口语”化,少些“高深莫测”与“故弄玄虚”,从最复杂的茂密的语言草丛中劈出一条简单的,易于通行的“捷径”,《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做到了。

    寓教于乐而不是说教为主,使得《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呈现诙谐、有趣的画面,经常有读者对我说这书太逗了,读着读着就会不自觉的笑了,引得旁人侧目。而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全部售罄最让人始料不及。

    记得刚到昆明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有几次回住处的路上总是迷路,当发现自己的方向不对时,我都往回走,走到最初的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再向前。作为刚进入茶叶圈子的新手,也会面临在“茶文化”的路上迷路,回到最初的起点,即是最简单的知识,从这里开始,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就会到达庞大的殿堂。

    (作者系《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创作人之一,茶业复兴编辑)


 

    我们为何能够写出那么多现象级的茶书? 

    □   周重林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写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茶书?

    答案其实很简单,呈现茶的现场。今天的现场,即是明天的历史。

    从策划开始,我们既兼顾了所谓“正确”知识构建的努力,也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认知茶。也就是说,整本书虽都是问答式的,但我们不仅提供了茶相关知识,还提供了对茶思考方式,最大程度降低认知错误。

    搜索引擎时代,答案易得造成了无数假象,甄别假象,抵达问题核心才是我们最为关注。比如我们关注“什么是茶人”,实则是为了回应茶界过去两年非常热门的争议,一旦弄清楚是哪些人在聒噪,哪些人在起哄,哪些人保持沉默,也就大体知道他们在排斥什么,肯定什么。

    用同样的方式,我们再去看“什么是茶文化”,“什么是茶道”等等问题,大体可以找寻到逼近真知识的路径。我们也会发现,历史的语境无法支援现场,那些模棱两可的描述,把“茶”这个核心词抽离,换做“酒”,换做“玉”,毫无违和感。

    普洱茶一直缺乏完整的表达,它的话语被历史、地域、人群以及商业稀释,显得零散而混乱。典籍与历史中的普洱茶与当下所言的普洱茶,并非一种直接的继承关系,普洱茶的原产地及其主要消费地的人群长期以来各自表述,难以取得共识;而商业力量的崛起,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普洱茶的面貌、工艺乃至存在形式,这些都增加了对普洱茶的认知成本。

    也因为如此,普洱茶反而显得魅力四射,让人横生重塑欲望。10年以来,我参与编辑《天下普洱》与《云南茶典》,创办《普洱》杂志,出版《茶叶战争》、《茶叶秘密》以及《茶叶江山》,侧重的便是产业复兴,文化再造。

    到了《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出版时,茶生活链已经完成成熟,我们开始全面关注消费者觉醒层面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在家泡的茶不如茶馆泡的好喝”,其实考量的是茶与空间、水、泡茶技法的问题;“怎么蹭茶保证不会挨打”,根究是消费行为问题。这部分的问题,都放在“喝茶有意思”,无论你喝不喝云南茶,这些问题都会冒出来。

    在“喝茶有见解”部分,我们对着云南茶做了系统的梳理,以常见又易模糊的地方切入。许多知识点,有独创性,比如熟茶的历史,是建立在我对才卢铸勋采访的基础上。比如我们首提的“小名时代”,现在那些贵得要命的“88青”,“小黄印”等等,本质上都是老勐海茶厂“7542生饼”,在藏家手里,换个名字,价格就徒增上万倍。理解了这点,你就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猛炒“大益7542”,为何大益短短十年间就坐上茶界头把交易。

    普洱茶在2007年前,依靠“越陈越香”四字真言高速发展,2009年开始凭借“古树纯料”四字真言继续高歌猛进,读完这些,今日什么普洱茶金融属性,普洱茶证券化等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而且,从“越陈越香”到“古树纯料”还意味着藏家到厂家的话语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

    接着,我们“茶山有玩场”就是最直观呈现茶山,茶山游越来越热门,到底你会关心什么?最后一部分,是我们独家创建的“普洱茶香气类型分析”体系,撰稿人李扬会因此文而百世流芳。

    《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首印不到一个月就售罄,更加说明我们预判正确。茶文化已经独立成为产业,我们这些手艺人完全可以通过写字而体面地生活。

    (作者系《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主编之一,其他著作有《茶叶江山》、《茶叶战争》,累计发行作品超过百万册》)


 

    借你之眼,窥见我们的茶生活

    □   李 明

    维柯说过:“获得一门通俗语言和一种通俗文字,是他们永远无法剥夺的最珍贵的权利之一。”自清代阮福以降,普洱茶的书写其实是走向一种垄断性的,这不仅表现在文字的时空性,也直指阐释的狭窄,更何况,按照中国人写史书的习惯,普通阶层的生活史常常显得逼仄而局促。当然,普洱茶书写,也有自己的时代印迹。

    附庸时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本地出过几本与普洱茶相关的书籍。说是相关,是说这些书的内容有很少一部分涉及到了“普洱茶”,试举例如下:

    比如,1986年出版的《云南风物志》中,仅在第六部分“土特产及风味饮食”下单列“普洱茶”一项,与锡、铜、烟、药、三七、天麻、米线、豆腐、乳扇等先后罗列描述;从篇幅上看,详细内容占了大半页,长短仅20行,区区数百字,关键信息包括:普洱茶因集散地而得名、主要产品为红茶绿茶、云南多地发现大茶树及地方名茶举要。

    附庸时代的普洱茶书写大多托庇于地方特产,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体身份,它更多侧重于一种资源优势的原始分类。

    分裂时代

    进入新千年后,书写普洱茶的书籍明显增多,特别是2004年以来,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出版并冠以“普洱”二字书名的专著就将近百种。从中不难看出,对“普洱茶”的描写和重视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并在新千年前十年形成爆发态势。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状态将得到稳定的增长,而在未来,对“普洱茶”话语权的制造和控制将成为重中之中,因为要从书写的角度理解文本,阐述事物流变,离不开归类定性和范式归因,而在书写领域的扩张中,也离不开传播媒介的选择。如今,随微信崛起的微传播如火如荼,就是明证。

    “分裂时代”普洱茶书写的繁荣跟产业的兴盛是正相关的,但它的分裂性在于,文化在试图染指产业的规模化增长中,只剩下可怜的几个概念在苦苦支撑。所以,有学者尖锐地指出,“越陈越香”和“山头茶”界定了普洱茶的两个断代史。它们作为商业传播概念的简洁直接,固然容易直达消费诉求的心理防线,却也容易在文化阐释上走向自相冲突。在更深层次上,它将信息的不对称推向极致,比如老茶之滥觞便是从这个时代开始膨胀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写作保持了某种警惕。比如,《漫画普洱茶》着力茶叶历史常识,《极端之美》试图将个人审美观普世化,《茶叶江山》是对地缘政治的茶叶版解读。

    生活时代

    卡尔·波普尔说,“人类历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的出现,迎来了普洱茶书写的一个新时代。在这个知识传播常常以碎片化掀起高潮的时代,知识的中心容易快速转移,它并不以绝对真理为常规诉求,却时时沉浸在瞬间的感动和实在细碎的生活之中。茶的背后,往往是人的抉择,人茶相交所呈现的就是茶生活。

    《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将书分成四部分,具体则是有针对性地一问一答,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或许有人疑惑,既言“百科”,是否就包打天下了,其实不然,没有人能告诉你关于生活的全部答案,茶生活本身也不行。这书放在那里,就是在说,茶生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生活能给我们一些正向的价值,如果你还有兴趣,不妨了解一下茶山是什么样子,喝茶背后还是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的。

    当然,你静下心来想想,就会明白,茶生活是在追求个性中去寻找一种阐释的相对统一性。而追忆往昔,巨大的荣耀也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历史记忆和当下传承更容易照见人的性情。幸好早就有人总结过了:没有比生活更遥远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人嘛,活得开心最重要,书常读,茶常喝,携手“茶百科”,聊聊茶生活。

    (作者系《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创作人之一,茶业复兴编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